交谘委冀改良交通指示语句 为市民及游客创友善步行环境

随着内港泵站和下水道工程的完成,介乎河边新街和司打口一带的道路在今年暑假已恢复全线通行,并改变了不少交通管理措施。其中,增设了手控式红绿灯(又称自助式人行红绿灯)。然而据现场观察,不少市民和来自粤通码头的旅客一直在路口等待,甚至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冲灯的危险行为。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陈昭怡建议当局改进全澳的手控式红绿灯指示方法,亦引入多元化智慧红绿灯,以提升行人与车辆的通行协调,创造更友善的步行环境。

观察本澳现时的手控式红绿灯杆上的贴纸很不显眼,建议改良指示牌更清晰、更大只字地表达「行人过路请先按钮」等信息。此外,陈昭怡提议考虑引入在路沿边的地面上同样张贴相关指示语句,类似斑马线「向左望」、「向右望」提示句。而位于銆海湾与银河之间、渔人码头与金沙之间的手控式红绿灯,亦都常见行人持续呆等及冲灯的情况,期望局方改善全澳的相应指示。而在旅客区域,亦建议率先完善多种语言的交通指示和加入图案,以减少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交通违规问题。

智慧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友好的步行环境。

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陈昭怡建议当局改进全澳的手控式红绿灯指示方法。(交通局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