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屋置换需支持家庭发展需要
房屋局现正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及经屋住户对经屋置换制度的意见。现时经屋家团只有一次购买经屋的机会,过去受不同因素影响,部份只能申请到面积较小的T1单位,无法满足家庭发展需要。为此,本人支持经屋置换制度的建立,强化房屋政策中支持家庭发展的元素,也起到鼓励生育的作用。
在置换条件方面,本人认为当家庭成员数量有所改变(例如生育或需照顾家中父母长者病患等),现有经屋面积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时,只要没有额外的私人物业,就可给予置换的机会。另外,由于现时存在以不同经屋制度申请的家团或个人,要令置换制度能快速及顺畅实施,建议可先从“新经屋法”后「经屋永远姓经」的住户或未到禁售期的经屋住户“先行先试”,因该批经屋未来只能回售政府或仍未过禁售期,具较强的可操作性。
未来待置换制度运行顺畅后,可再延伸至以其他制度申请经屋的住户。例如早年石排湾经屋规划T1单位较多,本人在家访时发现部份入住T1单位的家庭,现已有两个小朋友甚至更多。倘未来有关家庭符合“新经屋法”的资产与收入条件,可允许他们以合理价格将T1单位售回政府,换取置换更大经屋单位的机会。
至于置换价格,用新或旧的经屋作置换等细节,本人建议在调查收集数据后,分析社会意见作通盘考量,同时配合增加T2、T3经屋单位供应,并在单位间隔与设计上满足照顾长者及小孩的家庭需要。长远而言,公屋政策还需建立一个整体性的衔接机制,例如社屋与经屋的衔接;经屋也可以进一步置换到夹屋,让经社屋住户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满足不同家庭的住屋需要。
房屋局现正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及经屋住户对经屋置换制度的意见。
直选立法议员、共建好家园协会理事长 黄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