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倡优化新口岸社区设施 政策推动衔接经济转型期
为全面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切实掌握市民需求,民众建澳联盟常务理事唐可岚、理事谈兆鹏、社区干事吴芸曦及社团义工早前走访新口岸及外港一带与居民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居民对区内交通、基建及经济转型的意见与诉求。
民众建澳联盟一行走访新口岸及外港一带,深入了解居民的意见与诉求。(民建联提供图片)
民众建澳联盟代表建议当局制定新口岸区整体规划,并协助商户平稳过渡。 (民建联提供图片)
有居民反映,位于南湾湖通往卑第街路段、华人银行前方的交通灯,黄灯时长过短,导致驾驶者难以及时判断是否应停车或通行,稍有不慎除了被抄牌罚款,更衍生道路安全隐患。民建联代表建议,当局可研究适度延长黄灯秒数,并考虑在交通灯增设倒数显示装置,让驾驶者清晰掌握变灯时间,以提升道路安全与通行效率。
有居民表示,外港码头附近的行人天桥与行车天桥之间存在渗水情况,疑因结构缝隙或桥面老化,导致雨水持续渗漏,特别在雨季期间情况更为严重。居民忧虑若未有妥善处理,或会对天桥结构安全构成影响。民建联代表指出,外港码头是本澳重要的出入境口岸,每日有大量居民与旅客使用相关设施,若天桥长期出现渗水或破损,不仅关乎居民安全,亦会影响澳门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促请相关部门儘快排查并展开维修,避免渗水情况持续恶化。
针对“卫星场”将于年底结束营运对新口岸经济的影响,民建联代表近期展开专项调查研究,密集走访区内酒店及商户,广泛收集业界与居民意见。就政府近期推出的“寻味新口岸市集”活动,虽然吸引了部分客流,但亦有商户反映,现有活动规划与周边商业环境存在冲突,并阻挡了店面视野。对此,民建联代表建议政府更细緻收集商户需求,加强区域协调,例如透过文创市集、街头表演等活动,创造联动效益。该会代表进一步建议,在经济转型关键期,新口岸区整体规划方向需逐步明确,使经济结构及配套设施可更好衔接,协助商户平稳过渡,同时平衡居民生活便利与旅游吸引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环境。
该会代表强调,将继续透过地区收集意见,适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推动优化交通、完善基础设施与经济转型,打造澳门成为宜居宜游的国际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