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民联调查中小企营商发展难题 倡设一站式平台贴心为企
澳门经济民生联盟昨(26)日在会址举行记者会,发布「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指数研究」结果。研究指出,当前澳门综合营商环境得分为 51.4 分,较周边地区低约一成,建议设立「中小企政策一站式平台」,帮助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研究获澳门基金会赞助。
有调查显示,本澳综合营商环境不及周边地区,吁当局建议设立「 中小企政策一站式平台 」,帮助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 (资料图片)
记者会由联盟会务顾问卢德基,副主席郑安庭,副理事长李荫良、吴华威,副秘书长林华杰共同主持,逾卅十名居民出席。李荫良表示,为深入掌握本澳中小微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状况与政策需求,联盟以街访形式收回1,037份有效问卷,并深度访谈十五位专家学者,过程中亦分析本澳、深合区和大湾区近三年支援中小企的相关措施,冀为中小企向「新」而行提供有力支持。
逾半受访企业反映营业额下降
卢德基指出,五成四受访企业反映营业额呈下降趋势,「市场竞争激烈」及「营运成本高」是当前制约它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六成二的企业不了解政府现行扶持措施,而申请过程中资讯不透明与流程複杂的问题同样突出。虽然逾七成受访企业表示已在推动或计划进行数字化,但真正「完成转型」的不足一成,而AI应用亦以初步尝试为主,显示企业转型意愿与落地能力存在缺口。
吴华威介绍,指数分值由「政策支持程度」、「数位化与创新能力」、「未来发展展望」、「制度与外部障碍」四个维度组成。虽然与周边主要城市或发展区域相比,澳门综合营商环境得分较低,但多数受访企业看好未来发展,称会于市场拓展与产品创新加大投入,故期望当局推出更多有力措施,以满足企业发展所需。
针对上述情况,林华�建议:一是设立「中小企政策一站式平台」;二是简化政策措施的申请流程;三是推出市场推广资助;四是加强区域政策推广与顾问配对;五是扩大政策传播面与设成效评估机制,打造更具韧性与创新性的营商环境,助力中小微企在澳门新发展阶段作出更大贡献。
经民联举行记者会,发布「 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指数研究 」结果。(经民联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