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倡设管理职位本地化指标 提升本地人专业及管理岗位比例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与澳门文职人员总会于今年1月至8月合作开展「澳门文职人员职业生活现状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10份。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三受访者对劳动法规认知不足且近三成曾权益受损;四分之一认为薪酬不匹配工作量;四成三因工作压力影响身心健康,仅一成八企业提供心理支援。主办认为需多方协同完善职业发展与权益保障体系。主办方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澳门文职人员职业生活现状调查 」内容。 (主办方提供图片)

主办方8月27日假澳门文职人员总会会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调查内容,并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由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副理事长李静仪、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何丽晴,以及澳门文职人员总会会长伍志平和监事长梁普宇主持。

仅27%文职人员对前景乐观

李静仪指出,调查发现仅两成七文职人员对职业前景乐观,且《按行业统计外地僱员人数及企业/实体数目》资料显示,2025年6月金融业等文职岗位仍有900名外僱,当中过半属非专业岗位,反映职业管道及管理职位本地化具有扩阔空间。她建议落实本地人优先就业政策,明确外僱退场安排,并为金融等行业及文职岗位设定管理职位本地化指标,同时加大职业培训投入,逐步提升本地人专业及管理岗位比例。此外,企业可将员工纳入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课时制度,培训成果与晋陞挂钩;工会组织可搭建交流平台,合作开展针对性培训。

李静仪还提到,八成三受访者仅部分了解或不了解《劳动关係法》,近三成曾权益受损,突显强化权益保障及提升法律认知的重要。她建议政府持续完善保障体系,全面检讨《劳动关係法》,优先推进社会共识高事项,如延长产假、增有薪年假、完善追讨欠薪规定;强化极端天气下僱员安全保障及复工指引;优化工伤赔偿制度,重点关注赔偿程序问题,如假期认定和给付流程,并更新判定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无能力状况的附表;同时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僱主僱员守法意识。

伍志平指出,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受访者认为薪酬与工作量不匹配,近一成九对福利制度不满。他建议在薪酬体系完善上,政府需强化法规执行及监督工资支付,借鑒经验调研并制定指导框架;企业应确保薪酬具竞争力,通过科学评估制定调薪机制;工会组织能于劳资纠纷中积极协调。其次,在企业履责提升福利满意度的前提下,政府可出台优惠政策,并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应根据员工需求提供个性化福利。最后,为提高文职人员满意度和效能,政府要督促僱主提供符合职安健的条件;企业要优化环境、加强培训及管理能力;工会组织可搭建平台,反映诉求及维护权益。

梁普宇指出,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因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晋陞机会缺乏感到压力,四成三身心健康受工作压力影响,但仅一成八的企业提供心理支持,近六成的企业无相关措施,企业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亟待完善。建议政府强化制度引导与监督,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推动「工作量动态评估机制」,将心理健康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企业作为关键主体,要设立心理谘询部门或合作机构,组织培训,合理安排工作,营造和谐氛围。工会组织要开展宣传教育,倾听员工诉求,代表员工与企业、政府沟通,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