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的士网约服务 便利居民旅客出行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访澳旅客数量屡创新高,市民和旅客对交通需求有增无减,尤其在旅游旺季、恶劣天气时段与民生区,“叫车难”现象愈发突出,严重影响市民和旅客出行体验。儘管相关部门多年来持续透过加强执法、调整运价、增加车辆牌照等方式试图缓解“叫车难”问题,但成效不彰,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供需失衡、服务质素参差的局面。

的士数量不足与缺乏有效的管理调度,是“叫车难”的根源性问题。虽然当局指出去年判给的500辆普通的士已全数投入服务,可基本填补电召的士到期牌照的缺口。然而,本澳的士分属多家运营公司及个人所有,各自的营运及市场策略差异显着,部分的士公司自行开发并推广专属叫车APP,市场上出现多款功能相似、但互不联通的叫车软件。市民和旅客需下载多个APP切换使用,不仅增加操作成本,的士行业也因缺乏具效率的接单与车辆调度模式,导致运力分布不均,即使数量上补足缺口,实际上却未能满足市民和旅客出行需求。

让政府部门的监督与行业管理带来困难。

虽然当局已表示正进行网约的士服务及监管,以及的士所需数量及服务水平的相关研究工作。但随着首批100部电召的士即将到期,社会担心研究缓不济急,届时叫车需求将越加紧张。为此,本人期望政府在研究工作完成前,能先行筹建统一的士网约平台服务,支持市民通过单一入口叫车,以动态统计叫车需求、应召率、车辆分布等数据,整合运力资源。让车辆与乘客需求实现精準、高效匹配,减少车辆空驶率,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加快相关研究进度,因应实际情况,儘早部署增加的士数量的相关招标工作。

直选立法议员、共建好家园协会理事长黄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