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施优化要「适时完善」

凼仔花城公园儿童游乐区经过重整后在八月重新开放,设施有明显提升。园内新增了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攀爬和平衡游具,铺设了更安全的地垫,并增设儿童洗手台与无障碍通道,连结至活动室。公厕亦同步完成优化。

但新设施受欢迎的同时,也让更多需求浮现。有居民提出,公园在开学时段经常比中央公园更挤迫,长者难以找到座椅休息;亦有人希望增设石桌与棋盘,提供下棋交流的空间。这些细节上的意见提醒我们,公园并非只属于儿童,也应兼顾长者与一般市民的休闲需要。

澳门的土地和资源有限,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每个公园都做得尽善尽美,关键在于「适时完善」。不同区份的公园设施应该互相补足,形成网络,让居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合适的休憩空间。新建社区应从规划阶段起就融入无障碍和多功能设计,旧区则需在可行情况下逐步优化,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使用机会。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公园的日常维护。设施再先进,如果缺乏定期检查和修缮,最终只会沦为隐患。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公园,更需要定期维护,确保安全与持续吸引力。

花城公园的案例说明,改善公共设施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优化不应停留在单一公园,而是要放在整体城市规划的脉络中思考: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如何在儿童、长者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唯有如此,公共空间才能真正成为凝聚社区、提升生活质素的重要一环。

工联议员办事处主任 政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聚贤同心协会副理事长 高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