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倡扩展澳门平台功能 强化对葡西语国家辐射力
如何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推动葡语国家与区域研究,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文明互鑒,赋能「一带一路」倡议更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于9月13日在该校主办「首届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交流互鑒研讨会」及举行「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葡语国家研究院院长叶桂平应邀参会作主旨发言。
有学者建议澳门应积极扩展平台功能,强化对葡西语国家的辐射力。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葡语国家研究院院长叶桂平应邀参会作主旨发言。(受访者提供图片)
叶桂平指出,澳门应积极扩展平台功能,强化对葡西语国家的辐射力,可进一步探究中国与葡西语国家的文化共通性,找出中华文明与葡西语国家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加强文明交流互鑒,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强劲动能。
澳需深化与葡西语国家合作
叶桂平续建议,澳门需深化与葡西语国家在人文领域的合作。首先,透过加强高等教育合作,设立更多专注于葡西语国家研究、语言文化及国际关係的学术项目,打造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葡语+」「西语+」专业人才梯队,助力国际人文交流。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澳门高校与葡西语国家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或创新中心,聚焦于海洋经济、绿色能源及数字科技等领域,促进知识转移与技术交流。其次,澳门可举办更多国际性会展、艺术节及学术论坛,吸引葡西语国家参与。此外,优化中葡论坛(澳门)培训中心机制,加深澳门、中国内地与葡西语国家间人才培养和交流。
他还提到,澳门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与法律基础设施,夯实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建设,并建立专注于葡西语国家投资的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结算、项目融资及风险管理等服务。同时,应强化中葡西多语种法律服务,设立国际仲裁中心,解决商贸纠纷,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利用数字化转型契机,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贸对接平台,整合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为中国与葡西语国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提升澳门作为区域商贸枢纽的效率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