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全国第四 深合区资管规模逾六万亿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局长池腾辉9月16日出席「大湾区投资基金主题讲座」时表示,投资基金业一直是深合区金融产业的重点工作方向。截至今年八月底,深合区经中国证监会批覆的持牌资管机构管理规模已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深圳和北京。私募基金方面,深合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存续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约500家,管理规模超过6,800亿元,体量居全国第五。2021至2024年深合区首阶段,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增长率超过25%,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池腾辉强调,横琴金融发展局长期坚持以深合区所长服务澳门所需,一方面积极引导深合区优质资管机构赴澳门展业,另一方面积极落实「横琴金融30条」,持续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政策。9月17日适逢深合区成立四周年,金融发展局在外汇局珠海市分局支持下,将正式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余额管理制试点管理办法》。该政策不仅为澳门投资基金有序进入内地开展股权投资疏通政策堵点,还创新设立「琴澳基金通」绿色通道,对澳琴两地均设有基金管理公司的情况,简化QFLP试点审批流程。

由澳门证券基金行业协会主办,澳门金融学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行业协会协办的「大湾区投资基金主题讲座」9月16日上午九时假澳门雅辰酒店举行。澳门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员会代主席黄善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局长池腾辉、澳门证券基金行业协会主席兼工银澳门董事长卢建等出席。

池腾辉提到,深合区成立三年来,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三成以上,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1万亿元,并落地多项创新试点,如数字人民币保单、智慧停车应用及境外缴税场景等。此外,合作区与澳门金融管理局成立跨境金融联合工作组,推动琴澳两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目前已有14家澳资金融机构在合作区落地。

《QFLP余额管理制试点管理办法》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跨境双向投资通道。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区共有QFLP管理企业25家(其中澳资14家)、QFLP基金产品21只(其中澳资产品9只),并已打通QFLP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的跨境双向投资通道。新政策通过「琴澳基金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为澳门投资者参与内地股权投资提供更多便利。

池腾辉表示,深合区将继续聚焦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三大领域,强化融资信贷保障,并通过「琴澳投融易+」投融资对接品牌,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资本合作。截至2024年5月底,合作区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增长至1,800亿元,私募基金累计投资横琴项目超60个,投资额约460亿元,涵盖科技研发、高端製造和生物医药等产业。

「大湾区投资基金主题讲座」9月16日在本澳举行。(主办方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