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麟与镜湖医院 半世纪的医路情深

说起镜湖医院慈善会,除了孙中山,也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服务慈善会长达55年的柯麟医生。柯麟医生,广东海丰县人,1901年10月9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员。1916年秋考入海丰中学,在学期间参加追求民主自由的活动。

1921年中学毕业后,柯麟以优异成绩考进广东公医医科大学,1931年起柯麟医生在香港行医并开设「南华药房」,及从事社会活动。有资料显示,柯麟医生虽定居香港,除在香港行医之外,柯麟医生联同留日名医黄鼎臣、陈炎冰医师,在澳门营地大街82号开设「南华医社」,于1933年开始不定期来澳门行医、从事争取社会进步的活动。

1935年9月柯麟医生举家从香港迁居澳门,1936年10月11日起,应镜湖慈善会邀请,担任镜湖医院护士学校义务教师,随后担任镜湖医院义务医生。1943年起担任镜湖慈善会值理,1945年任值理会副主席。期间,他组织镜湖医院西医顾问团,支持镜湖医院和镜湖护士学校发展,为医院、护士学校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支持、促进镜湖和澳门的战时后方工作﹔向澳葡当局据理力争、取得华人医生手术权﹔崇尚医德医风,倡导弘扬孙中山先生博爱精神,对镜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柯麟医生更是对镜湖的运作与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1950年起担任镜湖慈善会副主席兼任镜湖医院院长,其后服务长达55 年,其中担任院长职务也达38年,他为镜湖医院的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风範永存。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所着之《澳门编年史》第五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以及廖泽云主编之《镜湖春秋文物集Ⅱ》,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2011)

镜湖医院柯麟院长画像。(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提供,摘自「澳门记忆」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