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听力衰退恐增失智风险五倍 澳人护耳刻不容缓 专家:由「 60/60原则」开始自保
据国际医学期刊《刺胳针》研究指,轻度听力损失会使失智症风险增加一倍,中度听力损失增加三倍,听力严重受损人士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一般人五倍。因为影响失智成因中听力损失佔其中8.2%,排名第一,故关注听力健康刻不容缓。「唯听澳门」首席听力学家梁紫慧博士指出,目前全球听力损失趋向年轻化,因为听力受损的风险无处不在,而听力一旦受损往往不可逆,建议可用「60/60原则」方法保护听力。
左至右:唯听澳门高级听力师余琼棉、资深听力学家梁紫慧博士、高级听力师高素珊、听力师区炜麟。
听力学家王立信向小朋友示範纯音测验过程。
据了解,现在全球已有50个国家已制定失智症应对政策,从预防、风险降低和及时诊断之行动领域和原则,积极降低失智症风险,以首要风险因素听力损失管理为例,美国2022年FDA即针对OTC助听器设立新的监管架构,促使助听器更容易取得,2023年美国CDC亦将失智症风险因素教育卡片新增听力受损项目,鼓励听损人士配戴助听器,降低失智风险。
听损不再是长者专利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职业环境、娱乐场景、日常用耳习惯等多方面都暗藏着对听力损伤的风险,听力问题已经不再是长者的「专属困扰」。「唯听澳门」首席听力学家梁紫慧博士表示,在职业领域方面,多种工作环境均对听力健康构成威胁,例如地盘工人、巴士司机、建筑师在工地作业时,都难以控制周围的噪音环境,还有飞行员、卡拉OK的工作人员等,更是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她指出,在香港已有企业要求员工每年进行听力检查,以监测是否因工作引发听力障碍。因为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还可能引发耳鸣,影响工作、情绪和睡眠,更关键的是听力损伤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
在娱乐方面,澳门作为「演艺之都」经常都会举行演唱会,虽然演唱会带动经济,但同时也暗藏影响听力的风险。皆因演唱会时间通常会持续两至三个小时,为了追求效果音量往往较高,且中途很少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长时间处于高音量环境中,耳内毛细胞会受损,而毛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梁紫慧博士认为,主办方可以合理控制音响,设置隔音区域,同时也可以在观众购票时,提醒观众演唱会的噪音风险,甚至提供一些音乐会耳塞,既不影响听歌体验,又能有效防护。
「 唯听澳门」定期举办听力健康讲座,普及听力保健意识。
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
与此同时,日常用耳习惯同样至关重要。梁紫慧博士提到,如今许多年轻人喜爱使用耳机,但部分耳机质量不佳、降噪功能差,人们为了听清内容会调高音量。因此,建议使用者遵循「60/60原则」,在使用耳机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之后休息至少10分钟。现在有一些手机和儿童设备具有音量限制的功能,以保护听力。
正确使用耳机小贴士
「唯听澳门」资深听力师高素珊有以下几点提醒,第一,如果习惯使用耳机听音乐,可以使用降噪耳机,而耳罩式耳机(耳机罩)能提供更好的声音分散效果。第二,定期检查耳机,清洁耳机防止耳垢堆积,否则可能导致感染或声音失真。第三,避免在噪音极大的环境中使用耳机。她指出,长期配戴耳机听音乐有可能会造成耳内细菌增多。此外,若是耳机音量大于总音量的50%则伤害更严重。如果五年内,每周使用耳机听音乐超过五天,并且音量键开到八格及以上,并超过一小时,有72%的使用者将有耳鸣,45%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关注儿童听力保护
听力保护亦应该从小做起。澳门已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服务,所有澳门居民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内可免费接受听力筛查。梁紫慧博士表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例如三岁入读幼儿园、六岁进入小学时,进行听力检查是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採取相应措施,包括安排合适的座位、使用辅助仪器等。此外,儿童学习噪音较大的乐器时,也需佩戴专业防护设备,保护听力。
长者听力与健康息息相关
对于长者而言,65岁以上人群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存在听力损失,而听力损失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与脑部退化相关,影响记忆力、分析和专注力,甚至导致长者出现社交退缩的情况。同时,听力与平衡系统相关,听力不佳会增加跌倒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梁紫慧博士建议,60岁以上的长者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如像关注血压、胆固醇问题一样,应该重视听力。若出现听力问题,应及时佩戴合适的助听器,现时的助听器功能非常智能,加上设计隐蔽,能减少长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家人们亦应该多鼓励长者参与社交,避免因听力问题而自我封闭。
听力健康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从职业防护到日常用耳,从儿童筛查到老年干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重视。保护听力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求,也需要社会、企业、家庭的共同参与,通过科普教育、环境改善、政策支持等方式,让「听得见」成为每个人高质量生活的基础。
各界共建听力健康友善社会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持续关注居民的听力健康,透过仁伯爵综合医院、卫生中心与非牟利机构等社区网络合作,为本澳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听力保健服务体系,当中包括针对新生儿、学龄儿童、成人、长者不同年龄层人士,开展相应的听力筛查及评估工作,有效保障居民的听力健康。
此外,卫生局亦已完成「澳门健康调查2026」先导调查,现积极筹备明年的健康调查,将新增听力检测项目,以评估社会整体的听力情况。对此,「唯听澳门」相信,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本澳订立健康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助优化当前听力保健措施。
每五人有一人存在听力问题
另外,据世卫资料显示,现时全球逾十五亿人遭受听力损失问题,意味着每五人就有一人存在听力问题,而且听力损失问题,更趋向年轻化。澳门听力残疾人口不少于五千人,佔整体残疾人士近半数,更是不容忽视。「唯听澳门」强调,保持听力健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人说话,準确理解对方的意思,作出恰当回应,重要是避免因听力问题而导致的交流障碍和误解。
再者,听力正常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各种社交场合。当能轻鬆参与对话、聆听他人分享时,会感到自己就是群体中的一员,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反之,听力损失可能使人逐渐变得孤僻、焦虑、抑郁,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力获取老师授课的内容、参与课堂讨论等。拥有良好的听力,有助吸收各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在工作过程中,清晰的听力能让人準确接收工作指令、参与会议讨论、与客户沟通等,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