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姆」袭澳录16事故一轻伤 市容迅速复常展现城市韧性
热带气旋「麦德姆」于10月5日凌晨袭澳,地球物理气象局于凌晨2时发出八号风球。特区政府随即启动民防机制,行政长官宣布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即时预防状态,并指示民防架构全体成员进驻行动中心,统筹应对工作。在特区政府统一指挥下,各部门通力协作、迅速应变,使「麦德姆」对澳门造成的影响整体有限,市面在风球除下后迅速恢复正常秩序。
消防局增派人员及车辆前往各区巡逻及进行清障。 (新闻局图片)
气象局指出,「麦德姆」是本年第12个影响澳门的热带气旋,期间本澳各区录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达10级,最高阵风更一度达12级,内港低洼地区曾出现轻微水浸。为减低风雨影响,气象局于4日中午发出蓝色风暴潮警告,提醒市民防风防浸,各部门亦同步展开防灾预警与前期準备。
保安部队及保安部门迅速组成防风宣传队,前往关闸及横琴口岸一带向市民及旅客派发宣传资料,提醒注意安全措施,并协助指导口岸人流及交通秩序。市政署、交通事务局与公共建设部门则预先巡查易积水区域与排水设施,确保渠网畅通。
大桥封闭有序 通行安全平稳
受风力影响,澳门大桥于八号风球生效后首次有限度开放予轻型车辆及特许车辆通行,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道亦于凌晨3时起启用,以保障基本交通运作。三条澳凼跨海大桥及莲花大桥则于凌晨3时30分封闭。整体通行情况良好,未出现严重拥堵或事故,显示市民能配合当局指引,安全有序出行。
民防行动中心统计,颱风期间共接获16宗事故报告,主要包括清除有坠落风险物件10宗、地盘设施事故三宗及塌树三宗,另有一宗轻伤个案。社会工作局启动第一级颱风避险机制,开放四间避风中心,期间共接待九人次暂避。民防查询热线共接获36宗求助,主要为天气、交通与口岸运作资讯,整体秩序稳定。
随着「麦德姆」逐渐远离本澳,气象局于5日上午11时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下午1时改发三号风球。行政长官随即宣布终止即时预防状态。澳门大桥与各跨海大桥于下午1时全面恢复通车,城市运作迅速回复正常。
市政署于风球除下后立即展开善后工作,持续派员清理街道及渠口堆积物,移除塌树及断枝,并协助打开渠盖排水,确保交通畅通与环境安全。
警惕不减 防灾常态化
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总结指出,「麦德姆」考验了澳门整体防灾体系的协调效率,民防架构各成员能够提前预警、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确保了市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他强调,今年以来共有12个热带气旋影响澳门,其中四次达八号风球或以上级别,两次更达十号风球级别,频繁的极端天气提醒社会防灾工作不能鬆懈。
黄少泽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政府将持续完善防灾应变预案,推进社区防灾教育与演练,加强部门之间及与民间力量的协作,让「全民防灾、社区互助」成为澳门的长效机制。
颱风过后,市面交通于昨日下午逐步恢复,街市、商场与旅游设施陆续重开,食品供应充足。市政署并确认,屠宰场活猪与蔬果进口正常,确保中秋节前食材稳定供应。
今次「麦德姆」颱风风力强劲但影响时间短、灾情轻微。在政府统筹与市民配合下,澳门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与城市韧性,充分体现「上下共防、迅速复常」的防灾精神。
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在民防行动中心听取工作部署并作出指示。 (新闻局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