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Nissan GT-R 战神再临
在芸芸跑车当中,实在有太多令人过目不忘的专属命名和各自的车型历史,但相信没有一部可以与今日介绍的这部跑车相媲美。有人话听到这部车所属的Nissan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每当讲起Skyline、R32、R34、R35或VR38DETT这些伴随着两代年轻人成长的车型代号或引擎代号,车迷似乎就有了共鸣,甚至听见这个车名时,霎时间就有种莫名的兴奋,因为它有个被誉为「战神」的名字叫「GT-R」! (文、图:黄文锋)
无论你是从Skyline GT-R或是日本动漫《头文字D》时期开始认识GT-R,历代GT-R都散发出「速度与激情」。时至今日,GT-R已由东京都武藏市村山工厂移师至横滨工厂进行人工装嵌引擎及枥木县组装车身,相信无人会怀疑GT-R的性能,就算是今期介绍的2018款,车迷亦绝不会介怀其外观是否变得肌肉流线感,车身风阻系数下降至0.26Cd,皆因大家都知道GT-R是以实力展现,只关心GT-R改动了何处,以及由几位「匠人」人手打造的引擎实力改进得如何?

新车虽属小改款,马力却提升至570匹,单凭价钱与性能表现,实属抵玩超跑的首选。
底盘车架更稳扎
2018款GT-R外观虽无大变化,车架仍採用钢、碳纤维和压铸铝等材质打造,车身却变得更轻、更坚固;同时,车内隔音效果与引擎声音亦进行了优化处理,大油门加速时的引擎声浪变得更沉稳、独特!底盘变化最为明显,包括透过优化减震器电子控制、前横置弹簧改变比率和连接桿更新衬套等,前悬挂的防倾桿、杯士位置也曾改动,令前滚动中心高度降低,弹簧及吸震器的重心亦同时降低,让轮胎与地面接触更贴地,提升抓地力,车辆在通过起伏路面时更显平稳。

採用新款V-Motion鬼面罩,配以新款泵把及大型导风口,厂方指入风量增加了两成,有助冷却引擎。

标配20吋DUNLOP品牌超高性能轮胎及前六后四活塞的BREMBO卡钳,抓地力出色之余,煞车更平稳可靠。

仪錶板中控台实体按键简化,多功能軚盘、仪錶板及中控台周围以真皮和绗线包覆。

选用了Full size电动真皮赛车座椅,包覆感绝对有保证。
动力制动更均衡
近年GT-R在德国纽柏林北环赛道亦屡创量产跑车最快圈速纪录,全凭搭载了代号VR38DETT的3.8L V6双涡轮增压引擎,而2018款的引擎马力及扭矩更分别提升至570PS马力和64.5kg-m,才是拥有高性能表现的关键之处!由前六后四活塞配Brembo卡钳的煞车系统亦进行了重新调校,煞车反应变得更快及较为线性,尤其在湿滑路面,煞车更平稳;转向系统亦有微调,在市区驾驶时的转向变得轻盈,而高速行驶时的转向却感觉沉实,照顾到市区与高速的双重驾感。

无论在一般道路或赛道,GT-R 3-mode系统的三个按钮,让驾驶者瞬间调整传动、悬挂及车辆动态控制。

引擎动力输出强劲,而扭矩达64.5kg-m,令新车加速更有力度表现。

新增的八吋触控屏幕提供音乐、导航、蓝牙连结手机和驾驶选项等功能。
试驾后感
2018款GT-R不但在性能方面改进,0至100km/h加速时间只需2.8秒;同时座舱亦经过重新铺排,除了换上高级Nappa真皮包装,仪錶板中控台实体按键数量大减仅剩11个,改用更方便操控的八吋触控屏幕;为提高乘坐宁静度,更特别加入ANC系统,利用标配的11个Bose环迴音响对车内噪音进行主动抑制,可谓「文武兼备」,就以澳门售价低于港币200万元来讲,确实比众多超跑更有「睇头」!

力臻完美!人手打造GT-R引擎
每部GT-R引擎皆由Shioya IZUMI、Tetsuji MATSUMOTO、Tsunemi OOYAMA 、Hiroyuki ICHIKAWA与Takumi KUROSAWA五位「匠人」以「One Man,One Engine 」人手打造。近年已专责培训年轻「匠人」的Takumi KUROSAWA透露,日产对GT-R引擎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匠人一边组装零部件,一边用手确认零件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尤其是安装机轴时,缝隙须精确到微米,机器难以检测到会否存在尘埃,匠人用手检查一圈就能做到;而插入活塞时,透过捶打和听声,就可辨别部件是否混入杂质;定时链若错开二至三档,阀门将撞击活塞导致引擎受损,而匠人就须在引擎怠速时,用手触碰感受震动频率是否正确,这些都是匠人独有的感官技能, 亦是「One Man,One Engine」的精髓所在。

每部GT-R引擎皆由一位「匠人」组装,确保引擎的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