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直击!SKYACTIV-X实力非凡
在全球车厂应用Turbo引擎甚至加快电动化的趋势下,MAZDA却研製出能效媲美Turbo引擎的新一代汽油引擎SKYACTIV-X,新引擎会从明年起陆续搭载于MAZDA新车型中。而MAZDA上个月就在日本Mine赛车场举办「MAZDA Asian Tech Forum」,除了派出引擎、车体和底盘等方面的专责主管工程师讲解一系列新科技,亦安排一众亚洲媒体试驾了搭载SKYACTIV-X引擎的原型车及搭载SKYACTIV-G引擎的现款Mazda 3,以此对比两者的操控及动力表现。(文:黄文锋 图:相关机构提供)
为配合SKYACTIV-X引擎,MAZDA新车会搭配一系列SKYACTIV技术,包括底盘、悬挂及波箱等。
厂方安排了多部搭载SKYACTIV-X引擎的原型车及搭载SKYACTIV-G引擎的现款Mazda 3 供轮流试驾, 包括手波及自动波车型,而原型车上虽然并未装载车身稳定系统(ESP)、气囊和循迹防滑系统,却应用到不少如车体、底盘及悬挂在内的SKYACTIV新技术;同时亦安装了一部手提电脑用作分析监控行车数据,并在今次测试期间以浅绿、黄和深绿三种颜色图案来显示SKYACTIV-X引擎的运行状态,分别表示引擎处于火花塞点火、SPCCI及最悭油等状态。

MAZDA新车将会採用更多改进的SKYACTIV新技术,当中包括有更多更安全的轻质材料。
原型车更稳扎贴地
整个封闭式赛道设有多个弯位、大直路及蛇形绕桩等路段,而且每个路段皆有不同的速度限制,务求在整个驾驶过程都能测试到引擎在城市及高速路段驾驶时的低、中、高转速(全速域)表现,以及考量底盘悬挂等调校在各路段的转向和平稳性。原型车得益于採用更多改进的SKYACTIV新技术,无论是手波或自动波车型的底盘及悬挂设置皆比起现款Mazda 3更显稳扎,弹跳感并不明显,抓地力表现更显贴地,而且軚盘反馈的路感更直接,驾驶坐姿在弯位时亦能保持端正。

即将推出的新车将会採用更显稳扎的底盘及悬挂设置,减少路面弹跳感及提升抓地力。
全速域加速够顺畅
全新SKYACTIV-X引擎的动力表现是今次试驾的重点测试项目。由于新引擎的压缩比是16:1,比SKYACTIV-G的14:1压缩比更高,缸内维持较高的燃烧压力及温度,以确保引擎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引擎在大部分试驾路段都处于低、中转速,油门反应却一直表现得灵敏,尤其是在刚踩下油门的那一刻,低转扭力会比SKYACTIV-G车型更早涌现、更加顺畅,行车监控屏幕在60%以上的试驾过程中皆处于SPCCI状态;而当油门踏板踩下10%,再突然加速踩到50%,就能感受到新引擎带来极强的初段加速反应,轻鬆追贴前车,期间更无出现瞬间的动力流失或乏力感,重点是动力在时速120km以后亦有持续攀升的力度表现。

SKYACTIV-X引擎採用SPCCI技术,马力及扭矩在全速域的表现皆比SKYACTIV-G出色,燃油却锐减20%。
试驾后感
试驾当日厂方并未提供新引擎的相关动力及排放数据资料,但厂方称新引擎将拥有188hp马力和230Nm扭力,比SKYACTIV-G拥有更出色的动力、更敏捷的反应,以及更低的油耗和排放,同时扭力亦可更早爆发。以一部2L自然进气(NA)引擎的能效表现可媲美部分2L Turbo引擎,绝对值得期待。相信厂方最快于今年年底会进一步公布新引擎的相关动力资料,大家拭目以待吧!

MAZDA亦将最新的减噪技术应用在未来的新车之中,以提升驾驶舒适度。
SKYACTIV-X运作原理
细排量涡轮增压(Turbo)引擎无论动力及油耗表现都有优势,但在高负荷状况下,油耗表现却未如原厂数据般理想,而SKYACTIV-X汽油引擎採用「火花点火控制压缩点火技术(SPCCI)」,糅合汽油引擎的「火花点火(SI)」和柴油引擎的「压缩点火(CI)」两种优势。透过火花塞点火,配合高压缩比技术,透过小型机械增压系统在中转速域适时注入空气,令混合气在超稀薄状态燃烧;同时又利用水冷式废气再循环技术 (EGR) 来控制缸内温度及提升燃烧效率,让中、低速扭力加大,高转速时的引擎热效率更高,令马力在全速域比SKYACTIV-G引擎提升10%、扭矩提升最大30%,燃油却比现时SKYACTIV-G引擎减少20%。换言之, 引擎无论在低中高转速都能保持稳定扭力输出且低油耗,「尾段」加速比柴油引擎更有力度。

新引擎透过火花塞点火,配合高压缩比技术及小型机械增压系统,在中转速域注入空气,令混合气在超稀薄状态燃烧,确保缸内温度及提升燃烧效率。

SPCCI技术解决了HCCI均质填充压燃汽油引擎无法控制压燃产生时机的问题。

搭载SKYACTIV-X引擎的原型车除了有稳扎的行车表现,新引擎在低中高转速都能保持稳定扭力输出且低油耗,「尾段」加速比柴油引擎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