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居民通关便利性 加速琴澳一体化发展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草案日前展开为期30日的公示,当中规划增设4条联澳陆路通道及4处“一线”口岸设施,加快推进广珠(澳)高铁建设,同时预留连接澳门与珠海的轨道线网通道,从基础设施层面强化琴澳“硬联通”格局。相关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体现国家对“琴澳一体化”发展的重视,将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的生活及就业创造更有利条件。

事实上,随着合作区居住、就业及学习的澳门居民人数持续上升,横琴口岸现有设施已难以满足需求。目前查验通道数量不足,在繁忙时段及节假日经常出现旅客排长龙的现象,通关压力日益显现,严重影响在合作区生活的澳门居民的日常通行。虽然当局已于今年初在横琴口岸旅检大厅增设澳门居民专用自助通道,保障澳门居民通关不受其他旅客影响,但返澳方向却未设同类安排,仅在查验机前的分流通道设置澳门居民入口,未能实际解决澳门居民日常往来的通关困难。笔者认为,保障澳门居民通关便利不应止于零散改良,应从整体改善着手。特区政府应更积极主动与内地相关部门沟通,推动在返澳口岸增设澳门居民专用的自助及人工查验通道,避免澳门居民与其他旅客一同轮候通关,以保障澳门居民无障碍地往来琴澳两地。

与此同时,横琴口岸出入境车辆数量亦持续增长,今年1至7月经“一线”横琴口岸出入境的车辆达1,864,400辆次,同比增长45.5%,进一步加剧车道通关负荷。回澳车道在早高峰时常出现拥堵,耽误居民的通勤与上学时间。若未来有更多居民迁居合作区,车道通关压力必将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数量受限的现实条件之下,应考虑从车辆验放流程及证件查验程序着手优化,特别是考虑在车道实施“免出示证件”便捷通关措施,进一步提升车道通关效率。

必须强调,开发横琴的初心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而口岸作为连通琴澳的关键设施,如何有效促进人员高效便捷流动,值得特区政府深思,否则将难以推动更多居民到合作区生活和发展。当前,必须优先做好通关及生活配套等建设,真正实现琴澳一体化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全面升级,为澳门居民打造无缝衔接的优质生活圈。

立法会议员、社会服务者李良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