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同行

随着访澳旅客数量持续攀升,众多新兴景点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作为「澳门新八景」之一,位于黑沙滩南侧的龙爪角海岸径,凭藉其独特的海岸地貌与自然景观,正迅速成为年轻游客青睐的打卡目的地。

黑沙龙爪角海滨路在走红的同时,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加。目前,澳门诸多主要景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路凼城生态保护区和龙环葡韵湿地公园,皆通过科学规划与生态修复,成为澳门生态旅游的名片。但类似龙爪角的小众旅游景点,游客的增加带来了潜在的垃圾问题、生态系统乾扰和岩石景观受损风险。

针对这类新兴小众景点,澳门政府应採取系统性的保护措施。除了定期垃圾清理工作,还可以设立明确的游览指引系统和生态解说牌,以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干扰。其次,可以建立生态资料库,定期对水质、生物多样性及岩石景观进行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政府可以借鑒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小洋口温泉湿地生态景区「体育+生态」经验,将贯穿海滨的绿道网路,设计成为马拉松、骑行、徒步等低碳运动的生态走廊,并配置观景平台及多语种导览,以此推动生态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结合,实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并进。相信只要採取科学规划与合理保护,龙爪角此类小众旅游景点能在保持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成为澳门旅游的新名片。

澳门-横琴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