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便利与跨境人才认证 成澳门业界关注焦点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澳门金融界、专业机构及研究团体对跨境金融便利化与高端人才流动议题表现高度关注。司法互认、跨境理财、离岸人民币结算等区域政策突破,以及理工科人才流动与资历认证创新,成为近期业界和媒体的讨论热点。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大湾区协同政策推进,澳门居民参与「港珠澳跨境理财通」人数持续增加,理财产品需求逐步上升。多家银行近年积极拓展横琴、南沙、前海等湾区业务,人民币离岸结算服务逐渐普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三地金融监管产品互认和法规协调,有助释放区域协同效益和产业红利。

司法互认领域方面,法务、会计等专业资历正在试点三地互认制度。据行业分析,民商事判决跨境认受机制已获逐步落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澳门企业法律成本。同时,湾区内法规培训、专业资格认证协调模式逐渐完善,提升了澳门青年与专业人士的区域竞争力。

在理工科人才流动与认证方面,澳门本地业界、高等院校正密切关注。近年赴湾区工作的科技及工程人才有所增加,业界指出专业资格认证便利和区域创业、工作激励措施成为吸引澳门人才流动的重要推手。横琴、前海等自贸片区不断升级创业孵化平台与跨境实习资源,为理工、医疗、信息科技等领域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与成长机遇。

本地政策分析机构认为,随着大湾区交通、数码政务和法治环境逐步融合,澳门在跨境政策协调和区域标準制定方面的参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金融及专业界人士建议,未来可加强跨境理财便利、发展人民币清算服务,扩展专业资格互认和理工科人才培训创业资助,以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化与湾区一体化。

业内普遍预期,随着制度互通、监管协作与人才流动趋势持续增强,澳门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与高技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中的角色将进一步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澳门自身转型创造更多新机遇。

博士智库副理事长陈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