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8万项澳产品录入且全球可查 GS1平台上线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各项技术普及,QR Code变得随处可见,常见的产品条码亦正逐步转化成二维码。中国澳门物品编码协会的「my GS1 CODES」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在澳门产品目录电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由「仅生成一维码」拓展为「一维码 + 二维码同步生成」,不仅便利零售商收款录入,更让消费者能直接扫描获取产品详情,同时凭藉GS1国际商品码的全球通用性,企业可实现「一次录入、全球通用」,真正迈向数字化与国际化。中国澳门物品编码协会执行理事曾泽瑶表示,新平台的推出为本地企业的产品提供更高效的数字化展示窗口,进一步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中国澳门物品编码协会举行「 my GS1CODES 」发布会暨会员工作坊。(相关机构提供图片)
据悉,「my GS1 CODES」平台发布会暨会员工作坊10月13日下午三时假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总办事处演讲厅举行。曾泽瑶表示,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推广GS1国际标準的应用。近年,为配合总会的总体策略,协会积极推进产品资料数字化,以支持澳门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超过300家会员,超过1.8万项澳门产品通过协会的电子平台发布至GS1全球商品数据平台,实现澳门商品信息的全球查询与应用。
他又指,「my GS1 CODES」是在澳门产品目录电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为一维码向二维码过渡创造必要条件。GS1产品二维码是全球性的唯一识别码,是产品的「数字身份证」。相比传统的一维条码,二维条码能显着提升商品数据的承载量,为企业提供更精细化的供应链数据支持,会员可自主上传产品官网、原材料来源地、M mark认证、环保声明等内容,生成后直接印在产品包装上。同时,凭藉GS1国际商品码的全球通用性,企业可实现「一次录入、全球通用」,真正迈向数字化与国际化。
扫二维码可查产品及公司资讯
曾泽瑶表示,以往平台,零售商扫描一维条码可快速完成库存录入与收款结算,而新的平台增加面向消费者的功能,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查看产品资料、公司资讯,还能登录企业官网或发表评论;未来针对大型零售商,可通过技术连接平台,一次性将产品资料批量导入自身资料库,替代人工逐件输入,目前该功能已经有相关实验和实践在推进,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推广。
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副理事长、中国澳门物品编码协会执行理事曾泽瑶致辞。(生产力中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