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体吉林参访团延边行 防川图们览边疆风云 历史荣光激蕩爱国情

由澳门中联办台务部、宣文部组织的「澳门媒体涉台报道负责人吉林参访团」,于28日上午转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走访被誉为「东方第一村」、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防川村,实地感受祖国边疆的壮美风光与独特魅力,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民族精神。

防川村依山傍水,东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哈桑区包德格尔那亚镇毗邻,西南与朝鲜罗津先锋市劳动区豆满江洞隔江相望。诗句「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生动描绘了这裏的地理特色与边境风情。参访团登上防川景区64.8米高的龙虎阁远眺,一览「一眼望三国」的独特景观,浓密树林、静谧图们江与远处濒海平原交相辉映,令人惊叹。沿图们江顺流而下约15公里即可进入日本海,使防川村成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贸易的潜在「海上丝绸之路」节点。

然而,这片山河背后蕴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参访团走进龙虎阁9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丹心寸土·吴大澂展馆」,了解民族英雄吴大澂在珲春勘界谈判、移民实边等方面的不朽功绩。19世纪上半叶,清王朝衰落,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侵佔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并挪动界碑、堵死图们江出海口。1886年,吴大澂奉旨重勘中俄边界,据理力争,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重立土字碑,收回黑顶子地区,并争得图们江口出海权,捍卫了国家主权。

参访团团长、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胡根表示,登临龙虎阁「一眼看三国」,心情非常沉重。百年前因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土流失,即使有吴大澂这样的官员努力,亦无法完全阻止列强侵佔。如今国家强盛,祖国蒸蒸日上,回顾屈辱历史,更感民族自豪与历史使命,冀继续携手努力完成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

随着边境游兴起及长春至珲春高铁开通,防川风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吉林省环球国际旅行社导游王佳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景区日均游客量约1.3万人,峰值逾2万人。防川村採取「村企联建」模式,建设「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村民可通过出租房屋或自行经营民宿获得可观收入,展现边境经济的活力。

此前,参访团于27日乘高铁由长春转抵延边图们市,走访图们中朝边境,体验「一日阅尽山海,一城通达两国」的独特氛围。一行参观图们江广场及87号界碑,并在图们口岸景区的老公路桥上合影,远眺朝鲜南阳市风光。图们口岸由公路和铁路口岸组成,是中国对朝鲜的第二大陆路口岸,始建于1933年,见证了中朝交往的历史。

近年来,图们市聚焦「最美国门」特色IP,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今年1月至7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62.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达7.76亿元,同比增长10.1%,彰显边境文旅的强劲潜力。

是次参访通过实地走访,深化了澳媒体对祖国边疆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凝聚爱国情怀,为促进两岸报道与民族复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