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吁勿将两者綑绑看待 最低工资会否现物管真空

距离元旦实施《物业管理业务的清洁及保安僱员的最低工资》法例,只剩下两天,但调升管理费纠纷仍然持续,有大厦可能将面临管理真空的危机。立法会议员李静仪认为,将所有物业管理问题与最低工资綑绑,是对制度的不公;而民众建澳联盟理事长陈德胜则认为,当局不能只保障某一撮人,会引发其他行业不满,最低工资应同时全面推行。

物管实施最低工资在即,引发大厦管理费加价潮,幅度由30%至90%不等,亦有少数公司要求加价一倍。(资料图片)

李静仪表示,近月有不少市民向她反映管理公司要求调升管理费,有些甚至已经加了管理费,惟管理公司只是在大厦贴出加价通告,并无清楚交代加价原因,令住户对最低工资怨声不断。她批评一些管理公司藉最低工资名义,将行政费、公共设施保养费、杂项等费用的调升,「入晒最低工资数」,以致出现乱加价情况。

李静仪提醒市民,若认为管理费加幅不合理,要向管理公司问清楚。(资料图片)

她指出,物管的开支本来就受水、电费、大厦维修基金、人员开支变化等影响,不能将所有问题均与最低工资綑绑。她又提醒业主,若认为管理费加幅不合理,可向物管公司问清楚。

李静仪续称,最低工资推出后,虽然无办法即时改变现有的物管问题,但长远而言相信会对物管优化及提升服务质素有帮助,令行业低收入的职工生活得保障,也可令行业健康发展。

物管加价业主难接受

民众建澳联盟理事长陈德胜指出,日日都在处理大厦与管理公司的纠纷,成功解决的个案只有两、三成,而加价幅度由30%至90%不等,亦有少数管理公司要求加价一倍,情况令他头痛。他称,本澳物管缺乏实体管理,收费参差不齐,当局推出最低工资法例,管理公司纷纷要求加价,市民自然不能理解。

他批评政府推出最低工资,不是保障低收入人士,而是令管理公司有加价的藉口,更有年纪大的看更被炒,「临过年先无咗份工!」。他强调,绝对支持最低工资的推行,但必须要有全面的考虑,为何17,000多名低收入人士中,只是保障清洁及保安僱员?认为做法不公会引发其他行业不满。

针对许多管理公司贴出通告,称若不调升管理费经营不下去,公司便要退场。陈德胜认为这都是假话,认为管理公司不是只管理一幢大厦,可取上补下便能解决,加上现时很多大型屋苑、大厦保安收入,已经超过最低工资,不存在不加价便无法生存的说法。

商会称暂无物管退场

物业管理业商会理事长崔铭文称,管理公司正透过不同的折衷方式与大厦业主进行磋商,暂未收到有商会成员需要退场,但若果不能做到收支平衡,不排除有退场的可能性。他又呼吁业主不要着眼于加价幅度,而要看结构成本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