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收集供应冰鲜禽意见 逾百市民参加座谈会踊跃发言

妇联总会日前就民政总署「冰鲜禽取代活禽供应」的公开谘询,在渡船街妇联综合服务大楼三楼举行座谈会收集意见,民署代表介绍谘询文本内容及有关措施。会上有100多名市民参加,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踊跃发言。

民政总署代表介绍谘询文本内容收集意见,与会者踊跃发言。(妇联图片)

座谈会由妇联副理长杨淑贤主持,与会者由包括民署管理委员会委员吴秀虹、卫生监督部部长田纪洋、动物检疫监管处代表李海涛、食物卫生检验处处长鲍志贤,以及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梁亦好出席解答市民提问。

吴秀虹表示,以冰鲜禽取代活禽已经是国际上的大势所趋,包括新加坡、内地及台湾亦陆续禁止在街市贩卖活禽。有关措施实施后,减少人与活禽的接触,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个案亦有下降。故此,民署提出以冰鲜禽取代活禽,降低感染禽流感风险,保障公众健康。有关政策涉及到市民饮食习惯及业界营运上的转变,希望透过公众谘询让市民参与讨论并提出意见。

实施「以冰鲜禽取代活禽供应」的影响有三方面:对家禽批发及供应商均有直接影响,营运工序减少,僱员会忧虑失业问题。另外,有别于传统经营模式,需重新购买储存设备及用具,但可改善其工作环境卫生,营运上减少活禽屠宰之厌恶性工序;对市民而言,习惯需要时间适应及调整,但降低感染禽感流的风险,选购禽肉产品更便捷、卫生。对政府而言,可减少对禽流感检验检疫之经常性开支,以及相关人力资源投放,并对家禽业从业员提供协助及财政支援。

参与座谈会市民表示,应该要求在冰鲜的生产过程中,在冰鲜鸡上贴上标籤注明日期时间、来源地等相关资讯,政府亦应加强监管资讯的真伪性;而过期的禽肉会否被重新包装或换上标籤,再出售图利也难以监管;也有居民表示,一些传统习俗,例如拜神、喜事等都会有一只新鲜鸡,担心传统文化会因此而被削弱,也对其信仰习俗有违背,希望有一个更佳且令业界和市民皆乐见的双赢方案,并应循序渐进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