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司栽花 惟望花香遍人间 「医、教、文、旅」样样艰难
与司长对话之破旧立新 专访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
虽然澳葡政府当年留下一大堆滞后的陈年法例,令特区政府「头痕」不已,但同时给特区政府餽赠一份无价至宝,才有澳门今天的世界遗产成就;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接受本报专访时直言:「好感谢澳葡政府留下的文物保育政策,多得佢哋,澳门今时今日才有中西文化遗产……」但是一味靠食「老本」,又是否长远之计?
对于未来旅游业的前景,谭司长充满信心,反而选择具消费力的自由行城市,才最重要。(李国星摄)
虽然社文司管辖範畴众多,惟重中之重,则以医疗、教育、文化及旅游为主,谭司长逐一就四大範畴订下短、中、长期目标,坊间毁誉参半,谭司长指其工作有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将来的得与失,只能由后人评价了。
坊间对于谭俊荣上任后订下的「医疗建设最光辉五年」大计,先后对谭司长冠以「谭超人」、「光辉谭」的绰号。
文化保育,是谭司长任期内一个相当重的任务,他称多得澳葡政府留下不少文化遗产。(李国星摄)
「谭超人」!佢哋褒奖我
「哈哈!『谭超人』,真係多谢佢哋,但我觉得佢哋係褒奖我,用另一角度睇,我唔介意,因为唔係一般人做得到!」记者胆粗粗一问,谭司长信心满满地回应,又说:「因为我好有信心,喺我範畴嘅事务,全部有规划、有目标。」
先说医疗,谭司长订下「光辉五年」,上任一年,他指已完成招聘529名医护人员,另加2014年要招聘的62人,换言之,即总共聘请了591人。
自由市场招聘何罪之有!
早前立法会议员冯志强揶揄他在镜湖医院「挖角」是「乞儿兜攞饭食」,谭司长回应,招聘的医护人员,全部依据公开聘请程序,公平公正,谈不上「乞儿兜攞饭食」,况且在人力自由市场,人望高处很正常,现在人手仍然不足够,将来还会按部就班继续请人。
亮出一串耀眼数字
谭司长续称,除了一间医院当两间用之外,去年还延长心脏、骨科、物理治疗及影像四个专科的服务时间,今年再下一城,延长眼科、综合科、肿瘤科及整形外科四个科的应诊时间。另外,山顶医院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亦大大缩减:心脏科减少50%、骨科及物理治疗科减少30%、影像科更大减80%。
「光辉五年,绝对係!你唔信?」谭司长反问记者。讲到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巨大,他回应:「如果我唔push唔积极请人,大家想想,呢班医护人员,係唔係仲大压力?」
澳葡政府留下的「好事」
医疗问题五年后见真章,谭司长讲完医疗,切入澳门的最重要核心底蕴,文化文物保育。
「多得佢哋(澳葡政府),澳门今时今日有中西文化遗产,呢个对澳门喺世界上(地位)好重要,我不知几自豪!」谭司长提到澳门的文化遗产,即时笑开颜。又指澳葡政府留下的文物保育政策,「真係好事,好到不得了!」强调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她文化底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反观一海之隔的香港,「乜都拆晒,咁就死晒火!而澳门只要保持得好,才有希望。」
但是,如何在「都市更新」及文物保育之间取得平衡,却非常难以拿揑;掌管文化的谭司长认为,两者不应该是矛盾,只要平衡得好,城市就有动力。
谭司长表示,文化保育与「都市更新」并不矛盾,而是要取得一个平衡点。(资料图片)
目前每年有超过2,000万内地旅客来澳,承载力备受考验。(资料图片)
澳门除了博彩业吸引游客外,澳葡政府留下的文物建筑,亦非常令旅客留恋。(资料图片)
将裙楼学校迁出,是「蓝天工程」重点之一。(资料图片)
残旧不等同文物古董
目前,大部分有价值的文物,都集中在大堂、下环、妈阁、沙梨头、以至荷兰园一带,北区有的只是残破、「甩皮甩骨」的旧楼,更与保育沾不上边。
不过,谭司长指出,即使在大堂、妈阁等地,保育情况亦不能一概而论。「大家谂谂,係唔係每一件都係文物,每一件都係古董?相信未必係!」又称,「如果在所有旧区都将它们列为文物清单,我哋边度都唔使去!」语调有点无奈。
谭司长再剖析下去,澳葡政府当年的保育,亦有一定标準,即有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市议会大楼(议事亭前地一带)及新马路一带,如果不经筛选,那变成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外国也不会这样保育,以黑沙环、祐汉为例,的确有很多旧楼,但澳葡政府并没 有在北区订下保育清单,她订下的标準,相当严谨。
谭司长称,文化教育医疗是长远大计,只能由后人评价其功绩了。(李国星摄)
「游客增加,我仲惊呀!」
澳门去年底被国家评为全国最具特色城市的第二名,仅次于第一名的古城拉萨。「听到呢个消息,我真係好开心,试想下,赌收跌咗,贵宾厅生意跌咗,但只有旅游成功,游客亦都冇跌。」谭司长志得意满。
谭司长称,有信心令游客数量增加,但必先要优化自由行的质素,前提是必先完善交通、基建的设施。「一味增加游客,容易到不得了,我仲惊呀!太多(口添)。」谭司长笑称。
自由行大军如潮涌
至于如何优化自由行?他表示,目前全国49个城市有自由行来澳,问题是县级市有300个、地级市又有300个,而一个普通的县市,人口闲闲地都有几百万。
「中央政府都惊呀,澳门的承载力冇办法解法。」谭司长指有效的办法,就是挑选有消费力的城市推广自由行,例如北方内蒙古。
「蓝天工程」不能急就章
至于刚启动的「蓝天工程」,谭司长称,这是一个好新的施政理念,短期可达到四间裙楼搬迁,中期亦有五至六间,强调这是配合政府延续性的大计,绝不能一、两年间内可完成的任务,谭司长忍不住称:「议员讲就容易,但係咪现实呢?」
after......words 个人篇
葡语铺就一段青云路 赢了夫人再创新天地
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葡语之流利,一点不逊于葡萄牙人,何解他那么利害?原来皆因司长太太,是一名正宗葡萄牙人之故。谭司长初时表示,不愿多谈个人私事,岂料一讲下去,竟是愈揭愈多……
澳葡首批保送学子
谭司的故事,可说是一名「澳门仔」成功的典範。话说谭俊荣培正中学毕业后顺利入读大学,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得到当时的教育暨青年司奖学金资助,更是澳葡政府第一批保送出国进修的年青学子,时值中葡就《联合声明》 商谈的大时代,谭俊荣在葡萄牙主修葡语及欧洲经济研究,四年后不单学成归来,更夺得一名葡萄牙美女欢心,美女之后变成现在的谭太。
谭司做公务员「有段古」
80年代末的澳门,极少有华人做文职公务员,一般不须学历的门房、司机、清洁等工种,当然也有华人担当,而谭俊荣的葡语在葡萄牙一浸四年,「刮刮脆」得很,几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愿意聘请他,但成了「香饽饽」的他,竟然那个部门都不愿去!
「我话,除非请埋我太太,咁我就做。」谭司自揭谜底,幸好当时的统计暨普查司答应,于是谭氏伉俪便一同入职,自此开展他的青云之路……
一转眼便是30多年,谭俊荣现今已贵为特区政府五司之一,掌卫生、教育、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社团等範畴事务,和陈海帆司长相似,谭司每日工作钟数长达12小时,减压之道,原来跟陈司长一样,又是运动,但他每朝跑步20分钟,假日就和波友打网球,谭司说时,满意地望一望自己平坦结实的小腹。
忙到冇时间生仔
谭司还自揭另一鲜为人知的谜题,话说他和太太结婚八年,时值他最「当打」之年(三字刚出头),每天在政府忙得团团转,「我依家好忙,但当年一样好忙,忙到冇时间想小朋友的事,但如果再唔生,我太太就会变成高龄产妇,于是就……」
女儿差点成谭司隔代「师妹」
谭司现有两位千金,大小姐18岁,在葡萄牙里斯本读医科,小女儿16岁,同样在葡萄牙读书,读高中,两位小姐在澳门读书时成绩非常优秀,年年拿奖学金。
谭司初时希望大女儿可入读澳门他母校培正中学,无奈谭太一句话改变大局,「我太太同我讲,你咁忙,点照顾个女?」大女儿于是转读葡语学校,由谭太照顾其学业,大女儿毕业后说想读医科,讵料谭司同样夺不了话语权,但他笑着解画:「澳门边有医学院啫?」于是只好送她去葡国读医。
廿四孝父亲不易为
谭司为怕两名宝贝女儿长期在葡国忘了中华文化,于是每年都送两女儿去北京学习普通话,可谓用心良苦。去年圣诞,谭司再做廿四孝父亲,飞去里斯本和两女儿团聚,说时咪咪笑,正是「未出发先兴奋」,谭司最后叹一句:「我好耐冇放假啦。」
明日预告:专访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