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学曼谷拓水上交通 学者会商水域权契机
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昨日举办「明确水域管理範围及陆地界线对澳门的意义」座谈会,有与会学者建议,因应本澳地少车多,路面交通已成困局,建议政府运用北安、路环及内港等码头,仿傚意大利威尼斯及泰国曼谷,发展水上交通,来往澳门半岛、凼仔及路环。
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理事长杨道匡指出,本澳可考虑在内港设开合型水闸,既解决内港多年水浸问题,又可联繫与珠海湾仔间的行人通道,建议拓展市内水上交通,为学生提供多一种交通选择,并发展河上赛艇运动,对居民或旅客都是好的建设。
他称,明确水域管理範围最重要和最实际作用,是拓展本澳城市规模,不仅港口、水域与海事有关权利责任和义务都将更清晰,内港和路环沿岸地段重建开发可得以推动,释放闲置多年空间,无形中将本澳空间扩大。
科大协理副校长庞川表示,中央明确水域範围后,划定的水域属近海浅水域,最深只有四米,建议可规划发展滨海休闲旅游的元素,并借鉴舟山群岛等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开发适合本地水域海洋经济,发展远洋渔业。
科大协理副校长庞川建议,中央明确水域範围后,可规划发展滨海休闲旅游的元素。(林少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