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拟定最适合方案 「蓝天工程」改善裙楼校舍

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启动「蓝天工程」计划,按部就班透过短、中、长期规划,利用15至20年时间,逐步处理正规教育学校于裙楼校舍办学的状况。教育暨青年局透露,现时共有15所位处裙楼开办正规教育的校舍,当中11所的业权为特区政府拥有、四所由私人拥有(14所为免费教育学校,一所为非免费教育学校)。「蓝天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为裙楼校舍拟定最合适的方案,以校舍业权、是否免费教育、人均建筑及活动面积等作综合考虑 因素。

「蓝天工程」计划,将透过短、中、长期规划,利用15至20年时间,逐步改善本澳裙楼校舍办学的状况。(资料图片)

为确保现时裙楼学校,能有足够时间规划未来整体发展,与相关学校协商学校迁出安排,以及配合可使用的土地及设施的时间,例如土地批给及清迁、图则设计及审批、兴建校舍或装修工程的招标及工程施工、校舍搬迁等工作,预计整个「蓝天工程」规划需15至20年时间有序实施。如能与学校办学实体儘早取得共识,将可缩短年期加快落实。

「蓝天工程」的短期规划,主要透过利用已批给的土地资源、适当调配现有的教育设施及将公立学校合併等方法解决裙楼校舍;中期规划主要针对多所同时拥有独立校舍开办不同教育阶段的裙楼学校,独立校舍已落成且使用多年,经分析具条件透过校舍重建及扩建等方式优化现有校舍,让就读于裙楼校舍的学生迁入;长期规划主要是利用已规划作教育用途的土地资源解决裙楼校舍。

现已规划作教育用途的土地一般位于凼仔和路环区,均是早前进行城市规划时已预留作教育用途,由于部分土地现正开发或现在仍未收回,所以首先需要进行土地收回、清迁等行政程序才可利用,预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另外,考虑到小、幼教育一般会就近入学,所以这些土地资源批给学校时,会同时考虑整所学校的布局调整,例如学校的中学教育阶段有独立校舍,而小、幼教育阶段位于裙楼,学校在获批给新的土地时,用作发展中学教育,而小、幼教育则搬迁至原中学校舍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