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杜绝 直播「造人」
「直播」成为近年互联网上的一大风暴,而这种「直播」有别于传统由媒体主导的内容,而是让任何人都可以直播自己的动静与言论,与网络上的广大「观众」产生互动,不少网站甚至手机应用程式纷纷投入直播功能以创造人气甚至利润,却也衍生出内容难以控管的问题。
大陆直播网站「斗鱼TV」日前出现有人直播「造人」,吸引千人线上观看,引发轩然大波。「斗鱼TV」其中一位主播「放纵不羁123」日前在凌晨时段直播「造人」,只见他光溜溜地压在赤裸的女伴身上,忘情摆动下体的同时,还频频盯着镜头。 夸张行径居然在短时间内吸引数千网友线上观看,并在聊天室同步留言。「斗鱼」代表后来道歉,表示有关部门已介入。
其实,「斗鱼」已经不只一次发生类似事件,去年11月份,一名「斗鱼」主播携带无人机进入校园,直播偷拍女生宿舍;去年12月31日,有「斗鱼」主播在上海市驾驶跑车时直播与他人飙车,并与一辆的士相撞,导致五人受伤。虽然管理员事后表示会加强「查房」,但仍然无法完全杜绝不肖行为。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亦警告表示:「如果做不好内容审核,可以关停服务器整顿几个月。」目前武汉警方正在对直播「造人」事件进行调查。
事件令人联想起去年由台湾艺人黄立成所创立的交友App「17」,其直播功能、分享利润机制让网民趋之若鹜,后来同样是因为相继被用户拿来直播做爱、吸毒等过火内容,曾一度让App Store不得不出手「无预警下架」。
网络直播业近年来获得井喷式发展,原因不外乎直播赚钱的方式——在直播过程中,观众送一些礼品,「主播」可以把礼品兑换成金钱。为了吸引粉丝和收入,有些人便会做一些过火举动。直播对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带来不少挑战,主要是来自「尺度很难拿捏」及「监管方式」。先以尺度来说,直播「造人」等如此大胆行径必然触及任何国度的法律底线,但一些卖弄性感、鼓吹暴力与其他犯罪内容,都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地带,同时又为执法人员的取证和製造了不少困难。
在监管方面,类似「斗鱼」、「17」这些直播平台,一般都会设立审核小组向直播房间进行监察,换句话说,就是「人肉监视」。一个直播平台高峰期可能有几千个用户进行直播,究竟需要几个人的团队才能监管得来?由于直播的性质并非录播,很难进行追溯和複查,举个例,一位少女在直播过程中突然把衣服脱掉,五秒后再把衣服穿上,即使刚好被审核团队监测到,可能也未必赶得及搜证,要举报亦有一定难度。
国家网际网路信息办公室发言人指出,「任何网上传播色情资讯的网站、提供淫秽色情资讯服务者,都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暴力、恐怖主义等资讯,是依法治网的基本目标,但「直播」正正就凸显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追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如何平衡公共安全和个人自由,是监管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