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日 亲亲小毛孩 推广领养与珍惜生命的真义

无论是猫、狗、爬虫或雀鸟,我们应该无分动物的种类,加以尊重,因为牠们不止是宠物、玩伴,更是活生生的生命。很多领养者都表示:「领养动物就如救了一条生命,其意义比起购买大得多。」一直推广「领养代替购买」的澳门爱护动物协会(下简称ANIMA),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都会在不同社区举行「领养日」,希望藉此提高收容所的领养率,同时让更多的市民了解ANIMA的工作,还提供了一个给广大市民亲亲小动物的机会。

当日共有九位义工出席「领养日」活动,每人都有不同收穫。(林少洪摄)

《力报》义工团队早前派出五位义工协助ANIMA举行「领养日」。当日在凼仔花城公园共有七只狗仔供市民领养,虽有不少市民上前与狗仔玩耍,但最后还是一只也没有被领养,而前来询问的,亦是以领养猫为主。而是次「领养日」ANIMA共收到两份助养动物申请表以及一份义工申请表,同时得到不少市民慷慨解囊。ANIMA表示,2015年度共举行了11次领养日,共有81只狗出席,但只有12只被领养,而截至去年11月底,协会共拯救了364只动物,当中有165只被领养。

Eeny活泼好动,与妈妈及三兄弟在地盘生活,但妈妈突然失蹤,地盘的工作人员亦无法照顾牠们,因此向Anima求助。

Spring好动,跟三位兄弟姊妹被人遗弃在ANIMA对出的路口,现剩下Spring等待收养。

市民对猫较感兴趣

市民汤小姐本身有养猫,在社交网站上见到ANIMA有领养活动,特意过来支持,打算领养一只猫,身体力行以 领养代替购买;而当日申请做义工的袁同学表示,家中已养有一只狗,家人拒绝饲养更多,因此希望透过做义工去帮助其他「小毛孩」,足见她对动物的爱心满溢。

Buster对大人或小朋友都很热情。(林少洪摄)

汤小姐正在查询领养猫只事宜。(林少洪摄)

义工期望为「毛孩」找一个家

在ANIMA做了两年义工的邓同学,每一次的「领养日」都会帮忙,希望能为「毛孩」们找一个家。她表示,即使无法领养,也愿意捐款,尽一点力量。两年的义工经历中,最令邓同学印象深刻是一位来澳工作的北京阿姨,当时她负责照顾在车场生活的狗狗Nizie,后来因为工作原因需要返回内地,离开之前,她担心没人照顾Nizie,多次哭着提醒义工要经常去车场看牠、多关心牠,时至今日, 那位北京阿姨仍与邓同学保持联络,了解Nizie近况。

Nizie聪明,动静皆宜,对人亲切,牠一直生活在某露天车场,但多次因皮肤病复发需要在ANIMA接受治疗,最后因为皮肤病问题,决定接收牠到收容所,现在已完全康复。

救救小毛孩

为了让大众了解到本澳流浪猫狗的惨况,加深对饲养竉物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责任,《力报》义工组成「毛孩救兵」团队,四出採访及参与动物团体的各项行动和义工工作,欢迎大家加入,与我们一起「救救小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