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一比九十九」

全球的贫富悬殊问题不但未有逆转的趋势,反而愈来愈严重。根据国际乐施会(Oxfam)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1%最富有的人口,其坐拥的财产较其余99%人口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乐施会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举行前夕发表一份名为《1%人口主宰经济》的报告,呼吁国际社会採取行动,阻止财富过度集中。报告将全球财富高度集中归咎于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低税理论,不断向人们灌输向富人大公司抽低税有助刺激整体经济的观念,富豪巨企有钱请专业人士避税,令各国陷入恶性循环,争相减税来留住富人,税收减少了,令各国愈来愈依重剥削穷人的间接税如销售税等去应付开支。

可以说,贫富悬殊的扩大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其潜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蕩的风险不容低估。整体而言,全球化、互联网科技革命和政府的税收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一种产品同时可以在国内国外销售,市场的扩大带来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其利润主要分配给老闆与高层,甚少落在参加生产过程的劳动者身上。而近年来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和知识经济也加剧了贫富分化。这一产业利润极大,创造的就业却不多,这使得财富更加集中。

各种逃税避税的漏洞,令巨富巴菲特所交的税竟然低过其秘书的情况出现。2014年5月6日,47个国家代表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巴黎总部签署「税务事项讯息自动交换宣言」,宣示将共同执行「银行资讯自动交换标準」,联手打击逃漏税。然而到了今日,乐施会的报告指出贫富差距依然急速恶化,要拥有相当全球最穷一半35亿人口的财富,2010年要388位富豪加起来,到前年80人就足够,去年财富过度集中更夸张,只需62位富豪。「全世界50% 最穷人口的财富合计也不敌少数超级富豪,这小撮人少到一辆旅游巴就可载走,实在不能接受。」乐施会将改善贫富悬殊首要重点,放在打击逃税避税上。报告指全球有钱人将7.6万亿美元(近60万亿澳门币)的财富放在离岸户口,如缴交应交的税,各国政府一年就多了1,900亿美元(1.48万亿澳门币)使用,又指非洲多达30%财富被搬到离岸,每年损失的140亿美元(近1,100亿澳门币)税收如用于保健和教育,足以每年拯救四万儿童生命,和聘请足够教师让每位非洲儿童入学。

本澳同样面对贫富差距不段扩大的问题。经济增长虽然有放援的情况,但高收入人群仍将整体数据提高,实际上大部分低收入人士工作收入增幅小,却要面对高通胀和住屋成本上升的困境。为了减低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蕩的风险,政府更应为市民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税收、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以缓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