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居民叹「一水隔天涯」 湾仔内港停航 民生重创
珠海市口岸局上周六一句湾仔口岸临时联检棚安全有问题,往来两地的居民、外僱、旅客、跨境学童、船公司、两地商铺等,莫不大受影响,以往只须五分钟的航程,如今只能北绕关闸,或南下横琴,但两条路线均费时耗力,没有一小时绝不能到达彼岸!
停航两天,不单乘客大喊吃不消,内港一带商铺更叫苦连天,声称生意急跌八成,情况有蔓延至新马路之势,而船公司新购的三艘新船,只能在岸边养青苔。中南区工商联会会长李卓君直言,联检棚残旧可以维修,不明白要仓卒「截流」,希望珠澳政府以民生为重,尽快提出应急方案。
由珠海湾仔(红圈)至澳门内港(蓝圈),航程只有五分钟,但由于要维修联检棚,结果旅客被迫绕道关闸或横琴,没有一小时过不了关。(司徒志雄摄)
珠海湾仔至澳门内港的航线,运作至今24年,是往来珠澳的捷径,五分钟航程便能到达澳门的心脏地区,甚受来澳购物的内地旅客欢迎,近年循这口岸往来的旅客每日高达3,000人次,过年时更飙至10,000人次。
湾仔口岸每日平均达3,000出境人次,停航后即死寂一片。(司徒志雄摄)
美好愿景一夜破灭
由于往返方便,不少本澳居民及外僱,均选择在湾仔附近买屋租房,每朝亦有数以百计跨境学童坐渡轮来澳上学,依附做旅客生意的商铺,单是卖奶粉及婴儿纸尿片,已足够养家,而渡轮公司有见及此,更添购三艘渡轮,準备大干一场……,但种种良好愿景,就在前日被狠狠地打破。
渡轮公司忙退票
记者昨日上午走访内港客运码头,发现墙上贴着一份「澳门内港及凼仔码头往返湾仔口岸暂时停航通知」。但仍有零星游客表示不知情,来到码头才发觉航班暂停,怏怏而去。
珠海市口岸局只贴出公告,至于口岸何时能重开,则没有下文。(司徒志雄摄)
有粤通船务有限公司的职员表示,公司是在本月16日(上周六)下午才收到珠海湾仔分局的通知,对方暂未告知何时重新通航的具体时间,只是给了这份告示用于通知市民及旅客,而停航后前来询问航线的都是不知情旅客,公司会处理退票事宜及建议他们选择关闸出关,由于退票数目颇多,这两日忙得透不过气来,目前只希望珠海方面尽快修复联检棚,恢复通航。
不少旅客到达内港码头才发现停航,只得怏怏而去。(刘凯辉摄)
海味铺大拍「乌蝇」
在内港码头附近经营海味店超过十年的李姓负责人向记者吐苦水,指码头停运两天以来,周遭的店铺都生意大跌,可以用「拍乌蝇」来形容。以往「落船客」即使每人买一支水的营业额,亦足够应付灯油火蜡等日常开支,现今生意一落千丈,只希望能儘快重开内港码头。
内港码头一家海味铺大叹停航两日来,只能用「拍乌蝇」来形容生意急跌的惨况。(刘凯辉摄)
劣境蔓延新马路
在内港售卖烟酒的店铺负责人关先生亦称,由于对本澳货品有信心,以往「落船客」回程返珠海时,不少会买一条烟、一支酒,现在好景不再。有在新马路经营药房的人士透露,「拍乌蝇」情况已由内港蔓延至新马路,这两日生意同样急跌八成多,影响最大是「落船客」最喜欢抢购的奶粉及婴儿纸尿片。
「截流」苦了跨境学童
内港商铺大叹生意难做,但每天都要跨境来澳的居民、外僱及学童,一样深受其苦。
任职文员的本澳居民梁小姐称,因本澳楼价高昂,约一年多前选择在湾仔置业,贪其往返珠澳方便,每朝早上8时坐第一班船,全船都挤得满满的,下船后,学童由于都在下环区一带的学校就读,交通问题不大,但她还要坐车往凼仔威尼斯人上班,每日平均由家出发至到达公司,约花一小时。
梁小姐又称,是次停航对她影响其实不大,因为可坐车南下横琴,再转车到公司,需时一个半小时,但对于原来只要十多分钟返到学校的学童,无论选择关闸或横琴过关,都是苦不堪言的艰难路程,希望两地政府,能伸出援手帮助跨境学童。
渡轮停航后,对原本人流极多的关闸口岸,造成更大的压力。(郑健勋摄)
商户由失望变绝望
长期关注内港一带民生问题的中南区工商联会会长李卓君(下图)表示,对湾仔口岸突然闭关表示感到不解,又称以临时联检棚安全为由暂停运作,解释牵强,认为只要更换新的联检棚便可重新运作,不需整个口岸关闭。
李卓君又指,内港码头每日有近3,000人次使用,停航对区内商户有一定影响,而政府过去「口口声声」说要帮助内港中小微企解决水浸、人流少入旧区等问题,至今未见成效,已令区内居民感到失望,是次更整个码头关闭,连每日仅有的3,000旅客帮补都失去,部分商户更用「绝望」来形容此刻心情。
他希望当局与珠海方面尽快了解停航问题所在,由于涉及到「一河两岸」的不少民生问题,希望问题早日得到解决;而在停航期间,当局亦应趁这空档时间,加强内港码头周边配套,吸引旅客进入旧城区及迎接复航后可能增多的人流。
新马路一带生意亦受停航影响,有药房职员表示,奶粉及纸尿片销情急跌八成多。(刘凯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