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狠批四部门外判程序 浪费公帑数以亿计

近年政府每每在政策酝酿阶段就进行各种谘询调研,而且谘询项目五花八门,调研方式种类繁多,但受人手不足及专业所限,只能将部分谘询调研工作外判,结果花费庞大公帑。审计署昨日公布《顾问、研究及民意调查的外判服务》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披露在2010年初至2013年中旬,65个政府部门已外判多达1,514个顾问、研究或民意调查项目,开支超过14亿元(澳门币,下同)。审计署抽查发现当中81项存在问题,涉及金额约1.28亿元,其中环保局、澳门基金会和交通局是重灾区。

审计署昨日公布有关政府外判调研项目的审计报告,揭发多部门在判给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其中交通局开展的咪錶车位数目调查被指浪费公帑。(周婉茵摄)

审计署昨日公布长达60页的《顾问、研究及民意调查的外判服务》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在报告中被点名批评并涉及81项有问题外判服务的部门包括:环保局(37项)、澳门基金会(18项)、交通局(10项)、工务局(7 项)、劳工局(6项)、大熊猫基金(3项)。报告指出,多个公共部门对相关规定认知不足,执行时亦偏离法律原意,导致出现滥用豁免招标,没有按规定签定合同等情况。

根据相关法令,在服务判给方面,金额超过75万元必须招标,如果经上级审议证实对澳门有利可直接磋商判给,而直接磋商亦必须至少向三个服务供应商问价,1.5至75万元的项目报价,必须有书面记录。

审计发现工务局、交通局、环保局合共有30个项目豁免招标和直接磋商问价时,只向一家服务供应商问价并作出判给,涉及金额合共近7,000万元,但部门没有交代为何直接判给一间公司比採用招标方式对特区更有利,做法不符合法例规定。

法令又规定,服务金超过50万元,期限超过六个月必须签定合同,但澳基会有18个项目没有签定合同,当中11个判给金额均超过50万元的项目,皆以紧急原因而免除签署书面合同;其余七个虽然金额低于50万元,但由于服务期限皆超过六个月的项目,按规定亦要签署书面合同。审计署认为,澳基会一直错误地理解及使用法例法规。

报告又指出,大熊猫基金会批出的三项研究计划的判给金额,超出职权许可限额的十至十几倍,反映对法例理解存在偏差。

审计报告指环保局于2010年底「九澳飞灰事件」发生后,先后24次以免招标形式,将路环九澳的空气监测合约外判给同一公司。(资料图片)

飞灰监察平均每次166万元

报告中最引人瞩目的案例是环保局于2010年底「九澳飞灰事件」发生后,以工作专业性和时间迫切为由,引用豁免条款免除招标、向其他公司询价、书面报价,以及签署合同等一系列程序,将为期七日的空气监测工作,直接外判予一间认为具专业资格和丰富经验的公司,花费高达280万元;其后,环保局又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先后23次继续以免招标形式,直接将路环九澳及临时飞灰存放区的空气监测合约外判给同一公司,涉及金额 3,717万元。审计署批评,环保局规避採购法例规範的询价机制,不但无法比较价格是否合理,还使特区政府处于不利的议价地位。

调查内容重叠浪费公帑

澳门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交通事务局在实施新规划前的调研工作自然少不了。审计报告披露,交通局在三年半时间内,共外判九项交通政策前期研究,花费3,145万元,但全部都跨过法定程序,直接判给服务供应商,直判理由包括「经验丰富」,「专业顾问」等。

据审计报告资料显示,交通局的前期研究数量虽比其他部门少,但平均价格最高,其中单单「陆路整体交通运输政策研究」就价值610万元,一再推迟的「关闸至妈阁公交专道」亦花费250万。

审计报告又发现,交通局辖下的公共关係处及交通规划处的两项外判调查,在内容上有重叠,此外,交通局作为监管咪錶停车位营运实体的部门,却把调查咪錶车位数目的基本职责外判予其他机构,而且现时全澳咪錶有专营公司负责管理,交通局只要查询便可得到準确及可靠的资料,无必要再浪费公帑。审计署批评,交通局部分判给程序未能做到公平公正,而且有浪费公帑的风险。

「分拆斩件」避免开支限额

审计报告不但揭发调研项目判给过程「问题多多」,甚至发现有部门透过「分拆斩件」方式,巧妙避过法定 金额上限和判给服务不超过六个月的要求,免除招标和询价程序。

审计报告披露,劳工局及环保局均以「劳务採购」方式,高薪聘请已退休的公务员或不属公务员编制的人做顾问,每次合同期半年或不多于半年,分别持续了十年和五年。审计报告批评,两个个案的本质都是人员聘用,但部门却採用「劳务採购」方式,避免判给金额超出局长的开支许可限额。

审计署报告结语部分指出,透过是次审查结果可见,一些公共部门对于主要法规,甚至部门本身的组织章程,皆存在认知不足和执行时偏离法律原意的情况,强调各部门V绝不能常以制度过时、程序複杂、技术含量高等藉口掩饰自身管理不善及执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不应为求方便而滥用特殊做法,迴避正常程序,放弃法律规定和维护特区政府利益的重大原则。

梁司:重视审计报告 遏止同类问题发生

立法会昨日举行全体会议,有议员在会上就审计署报告向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提问,梁维特回应称,非常重视审计署报告,希望劳工事务局和属下其他部门能够好好吸纳报告内容,特别是有关劳务取得合同的部分。

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昨日在立法会全体会议上表示,重视审计署报告,并希望属下部门好好吸纳报告内容。(陈骏骐摄)

他又指,学习法律法规和程序,能够提升理解度和执行準确性,确保公务採购程序合法。同时,亦希望财政局好好吸收报告内容,未来做好把关工作、遏止同类问题发生。梁维特认为,各部门不应该等待审计报告才能发现问题,而要持续地对有关程序和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指导,希望部门领导要了解和重视是次的审计报告。

议员何润生在会后接受访问称,事件直接影响政府施政威信,涉事部门应尽快提交相关详细报告,交代直接批给的理据,调查承批的单位是否对口。他又指,审计署揭示的问题普偏性存在,认为有要持续跟进,必要时廉署应插手介入调查,以起到警惕作用,不能仅以劝吁方式提醒。

议员高天赐表示,对报告一点也不意外,他又批评政府的外判方式很多时亦没有準则,建议政府应设立独立网站,把所有公共合约上载以公众参阅,给大众监督,以推动有关当局更加审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