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内地机关诈骗仍高踞 年轻女性易中招惹关注
去年电话诈骗案虽然前年大幅减少33%,但在损失金额方面,却高达澳门币1,000多万元,按年升逾九成!与此同时,司警又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较多女性成为电话诈骗受害人,佔56%,且当中四成是年龄介乎18至33岁的较年轻女性。是骗徒有既定目标择肥而噬?还是这些年轻女性独留家中,担心家人出事而轻易受骗?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去年电话诈骗案中,有高达56%受害人是年18至33岁的年轻女性,情况让人诧异及警惕。(资料图片)
司法警察局昨日举行「迎春座谈会」,总结去年刑事立案、执法工作情况。司法警察局局长周伟光表示,去年开立各类案件11,305宗,同比增幅5.3%。在诈骗方面,去年诈骗案435宗,下跌13.8%。其中电话诈骗164宗,减少33%;利用电脑、通讯软件及互联网的诈骗案则有132 宗。
司警表示,假冒内地国家机关人员是去年电话诈骗最常见的手法,由2014年20宗上升至2015年92宗,增幅360%,佔全年电话诈骗案总数56%;其次为「猜猜我是谁」,有35宗,增加16.7%;而勒索电话诈骗是2014年最常见的诈骗手法,但去年立案数量由2014年195宗大幅减少83%至33宗。
年轻家庭主妇易中招?
至于电话诈骗受害人方面,司警指出,较多女性成为电话诈骗受害人,高佔56%;四成受害人年龄介乎18至33岁。84%受害人是本澳居民,内地居民则佔12.5%。但为何这一年龄组群的年轻女性,会较容易中招?是否和香港警方早前分析所得,是这些主妇在家人外出上班、上学后独留家中,而骗徒又以其家人「出事」为藉口,事主在「关心则乱」情况下中招?有待警方深入调查,堵塞漏洞。
周伟光表示,针对各类骗案,当局会持续加强区域警务合作和情报交流,掌握骗徒最新手法,同时呼吁市民提高警觉性,防範诈骗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