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凼高层单位惹贼人垂涎 二亿元天价字画离奇失窃

司警昨日总结去年执法工作时表示,年内盗窃案1,299宗,同比下降14.8%,其中入屋盗窃更大幅降至62宗,比2014年的173宗减少逾六成,但损失总额逾两亿元(澳门币,下同),上升逾 22倍,原因是其中一宗案件,事主报称损失估计值二亿元的字画工艺品,但此画之奇,连司警亦未得知详情!

司警又发现,离岛及楼高八层或以上的大厦,成为作案新热点,一举超越以往居首的皇朝、高士德、下环及三盏灯等黑点,未来会对案发大厦作出针对性巡查,并透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及保安人员对防罪技巧的认知。

贼人以往偏爱在皇朝、三盏灯、高士德等区域(下三图)入屋爆窃,但去年路凼已变成贼人入屋爆窃的新热点,且选择在八楼以上单位犯罪(大图)。(资料图片)

三盏灯(互联网图片)

高士德

皇朝

司警资料显示,去年入屋盗窃案中,48.4%受害人损失500至30,000元,但司警发现,其中一名事主声称,单位内失窃逾二亿元的字画工艺品,堪称破尽历来入屋盗窃价值的纪录,然而,记者向司警查询何物字画值此天价?失窃字画共多少件?惟司警没有透露详情。

司法警察局昨日举行「迎春座谈会」,总结去年刑事立案、执法工作及社区警务工作情况。(袁金秀摄)

贼人取难不取易?

另外,贼人选址入屋盗窃有所改变,去年高层单位发生入屋盗窃案之比例,明显大于2014年。司警指出,2014年仅2.3%入屋盗窃的案发单位位于大厦的26楼或以上,但是去年比例则上升至19.4%。其中67.7%入屋盗窃案的住宅,属于楼高八层或以上的高层大厦。

路凼成「老爆」新热点

去年38.7%的入屋盗窃案在凼仔及路环发生,比例是所有区域中最高,较2014年上升25.4%。其次是新口岸及皇朝区,佔11.3%,而高士德、三盏灯、司打口、下环街及妈阁等地区发生的入屋盗窃案,在2013年上升后逐年递减。

针对凼仔及路环区案发比例的升幅较其他地区显着,司警表示,大厦罪案预防小组去年动用了159人次警力,到该区进行了44次巡查及防罪宣传行动,到访444幢住宅大厦,希望透过巡查行动,向住户及保安人员,指出大厦存在的治安隐患,教授防罪技巧以及提醒市民注意防盗。

假匙入屋作案普遍

司警称,最多贼人用假钥匙(类似百合匙)作案,佔29%;21%作案人撬毁、剪断或锯开大门铁闸或窗花进入单位作案,另有3.2%作案人使用如软铁尺、胶片等开门进入单位盗窃,其余是作案人认识单位内的人而持有单位钥匙,或因为受害人没有锁好门窗。

司警教路防盗贼

司警呼吁市民外出前紧记锁好所有窗户、阳台门及大门铁闸;注意窗户是否具备足够的防盗功能;如果大厦旁边有建筑地盘,须做足防盗措施,慎防贼人由地盘棚架攀爬入屋;经常留意出入大厦及周边的人士,一旦发现可疑人士的蹤影,须提高警觉,并与邻居分享大厦治安的相关资讯。按照澳门《刑法典》规定,入屋盗窃是指藉破毁、爬越或用假钥匙侵入住宅盗窃他人之动产的行为,而作出以上行为者可处两年至十年徒刑。

黄庭坚《砥柱铭》达4.3亿成交 字画逾亿元拍卖见怪不怪

在昨日司警总结去年的工作报告中,赫然出现一宗声称高达港币二亿元字画失窃案,虽然未知是否真有其事,但中国字画拍卖价超过一亿元,可谓所在多有,就以2012年6月拍卖的李可染《万山红遍》,就高达接近三亿元,而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更为惊人,以4.368亿元天价成交。

由于国内自2004年起,艺术品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升值,十多年间,名家画作拍卖价飙升如火箭升空,逾亿元的拍卖品层出不穷,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成交;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 亿元成交;曾巩的《局事帖》拍出了1.08亿元;张大千的《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王蒙的《秋山萧寺图》以1.3664 亿元成交;钱维城手卷代表作《雁蕩图》以1.2992亿元成交。

《万山红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