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採取系列措施 加强监测应对寨卡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昨日举行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宣布最近在巴西发生的小脑畸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群集事件,构成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卫生局昨晚宣布根据世卫组织建议,将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寨卡病毒病及其可能併发症的监测应对。
寨卡病毒自去年起在南美多国爆发,其中在巴西已造成近4,000新生婴儿出现先天性小头畸形症。(互联网图片)
卫生局将密切留意各地疫情,以便採取适当防控措施;建立实验室检测能力,储备足够检测试剂;呼吁临床医生留意有旅行史和疑似症状人士,必要时作出检测; 完成将寨卡病毒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表的法律草案,随即启动紧急立法程序;根据世卫指引加强小头畸形等先天性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徵的监测;以及研究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
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昨日表示,已针对寨卡病毒採取系列防控措施,并加强各口岸检测,但暂时不会针对来自疫区人士採取特别检测措施。他解释,口岸检测只是辅助防控措施,关键是医生对染病人士要有警惕,以及控制病蚊的数量和密度,当局会与民政总署加强灭蚊工作,并已增订300剂检测试剂,春节前会运抵本澳。
为加强三地合作应对寨卡病毒病能力,广东省、香港和澳门卫生部门前日下午举行三地电话会议,就寨卡病毒病目前的传播形势、对粤港澳三地构成的潜在风险交换意见,三方一致同意加强三地的疫情通报和应对合作。
卫生局将採取一系列宣传措施,包括各种媒体和旅行社等途径,加强对巿民的宣传教育。此外,将于下月开始和民政总署开展一系列宣传和灭蚊工作,呼吁巿民注意清除积水及保护自己免被蚊叮咬,孕妇或打算怀孕人士应暂时避免到流行地区。
由埃及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早前在欧美国家大规模爆发,并有蔓延全球之势,欧美近日出现不少新症,而台湾亦出现一宗案例,世卫组织预计,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感染人数可能达300至400万人。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寨卡病毒的爆发是不寻常事件,据目前所掌握的证据,强烈怀疑病毒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型症,国际需要协调应对,马上採取行动,但毋须实施旅游和贸易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