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 18至19世纪历史绘画作品展

「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由即日起于艺博馆举行。(本报摄)

展品以画艺、画技及画材划分成三个单元,作全景式解读形式展示。 (本报摄)

展场内集结了300余件/套来自18及19世纪中外艺术家的作品。 (相关机构图片)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指导、文化局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馆支持的大型展览「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现正于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开。

本次展出中西合流的历史绘画,是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和见证,其反映的多元化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跨越不同时代和地理维度,将对人们有所启廸。

汇萃中西文化重要枢纽

作为「第三十四届澳门艺术节」节目之一,这个大型展览集结了300余件/套来自广东省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及澳门博物馆的珍藏,从画艺、画技及画材三部分全景式解读外销画,展示18及19世纪中外艺术家于视觉艺术全球化下的对话与融合,突显澳门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前沿之地的重要角色。

大量钱纳利画派风格作品

其中,「画技的调适」及「画材的调节」两个单元,以众多外销画精品揭示中西方绘画技艺在华南沿海一带不断展开调适与糅合,同时呈现中西方画家在画材方面互相借鑒吸收,此部分于艺博馆4楼展出至8月11日。「画艺的调和:钱纳利画派」单元在艺博馆3楼展出,集中展示大批难得一见的钱纳利及其追随者如毕士达、屈臣、啉呱、顺呱和煜呱的作品,展现钱纳利对外销画的强大影响力,此部分展期将至9月15日止。

展览期间将陆续推出多项延伸活动,5月18日起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下午3时设粤语公开导赏,5月25日举办「漫步画游艺博馆」戏剧导赏,5月26日则由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文物博物系列研究馆员陈滢主讲「在珠江口看世界——对清代广州外销画家林呱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