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十五五」东风 谱高教新篇
「 十五五 」规划(2026-2030年)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窗口期,也是高校突破传统定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微型经济体,澳门高校需立足「 小而精、特而强 」的办学特色,在人才供给、科研转化、区域协同三大维度精準发力,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与大湾区创新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澳门经济正向现代金融、数字经济、中医药科技等多元产业转型,高校需率先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与产业需求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例如,针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澳门大学可依託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增设「跨境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定价」等微专业,培养熟悉两地规则的複合型金融人才。同时,针对中医药产业国际化需求,澳门科技大学可深化与内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中药品质控制」、「国际注册法规」等领域建立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用闭环。「十五五」期间澳门高校需形成产业引导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
对澳门高校而言,「十五五」不仅是规模扩张的五年,更是内涵发展的五年。唯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调整办学定位,以区域协同为路径放大独特优势,才能真正从教育高地转型为创新策源地,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与大湾区高品质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这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国两制」实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诠释。

澳门区域经济研究会理事 严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