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及大赛车热潮过后 如何撑起「体育之城」 ?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及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即将举办,澳门体育经济迎来短期消费高峰。澳门社会综合研究学会会长葛万金指出,有数据显示,全运会期间澳门、香港及广州的酒店搜索率环比大幅提升,观赛旅客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但提醒体育经济在长远发展中可能会面临可持续性不足、硬件设施缺乏等问题,需特区政府关注。

全运会及大赛车两大盛事效应叠加,将澳门的体育盛事热潮推向新高度。图为澳门居民在议事亭前地观看全运会开幕式直播。 (新华社图片)

日前,统计暨普查局公布今年首三季旅客消费调查,当中提及按主要客源地统计,第三季中国内地旅客人均非博彩消费(2,123元)按年减少5.0%,香港特区(1,063元)及台湾地区(2,335 元)的旅客人均消费则分别上升0.1%及9.8%。国际旅客人均消费(2,261元)同比增加3.3%,当中东北亚的韩国(2,460元)旅客之人均消费上升2.4%,日本(1,939元)的则下跌0.6%;而东南亚的新加坡(3,921元)、泰国(3,306元)及马来西亚(2,548元)旅客之人均消费分别录得14.0%、11.9%及22.4%升幅。按来澳主要目的统计,第三季以来澳参加会展(4,488元)和观看演出/赛事(3,324元)的旅客人均消费较高。

大赛事显着拉动澳门经济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澳观看演出、赛事的旅客人均消费较高。澳门社会综合研究学会会长葛万金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全运会和大赛车受关注程度高,相信这些大型赛事的举办对澳门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显着。与此同时,政府还同步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旅客的参与体验,让澳门整个城市的消费氛围都变得非常浓厚。

儘管如此,葛万金提出了自己的隐忧,他直言全运会和大赛车结束后,还有没有其他的体育赛事能够支撑起这个「体育之城」?虽然有些在澳门举办的体育项目是国际赛事的形式,但实际上分量不够,例如一些桌球比赛、网球比赛是由一些国际机构主办,惟入场观看的观众并不多。故此,希望政府能关注及分析未来应该举办甚么项目赛事,让澳门体育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亦能刺激旅游业或者增加博彩业的收入,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硬件设施缺乏制约体育经济

另一方面,他又提到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同样制约着澳门体育经济的发展。目前澳门缺乏能够容纳两、三万名观众的大型室内体育馆,而现有的户外场地易受天气影响。相比之下,现在内地有部分民间业余足球比赛能吸引六万余人现场观看,其完备的场地设施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增长,无论是酒店、饮食、消费,甚至纪念品都有好大的收益,这一模式值得澳门借鑒。

因此,想要体育竞技可持续发展,葛万金认为两点因素最重要,第一是澳门能不能够持续举办大型的国际赛事,这不单止要讲能力,还要讲竞争力;第二是是有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特别是举办大型比赛的场地,来吸引国际赛事落户。建议政府在体育发展上应要有长远的规划,兴建一个大型室内体育馆,这样无论是进行体育比赛、演唱会、举办大型活动都可以有固定的地方,不怕风吹雨打。

澳门社会综合研究学会会长葛万金建议特区政府在体育发展上要有长远规划。(互联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