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时节最佳好去处 湖南之土家年味
年,是华人的企盼,是万家灯火,也是嫋嫋尘烟;年味,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除夕夜的烟硝。
湖南的年味,是那一口黝黑润泽的湘西腊肉,是那一缕正月初一南岳大庙的头香,是火宫殿的庙会,是张家界土家人凌晨两三点的赶年,也是怀化侗寨里汗流浃背的打糍粑,芙蓉镇里的毛古斯、火舞龙……。
高铁的便捷,拉通了澳门与湖南的距离。
神秘湘西土家风情
湘西芙蓉镇的年,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土家年。在这里,土家祭祀、土家歌舞和土家传统民俗活动,是现代时尚与传统交融的独特年味体验。
来这里过年,可以参与到土家忙年、守年、过年、闹年的各项活动中。体验土家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炸团撒、舞狮子、耍龙灯等年俗活动,参与守岁抢年、厄巴舞、赤膊溜、打供鸡、高脚马等土家传统运动娱乐游戏,在土家年节的体验中收穫年味快乐时光。
在怀化的雪峰山,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龙灯,则将年味的民俗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雪峰山的「长龙灯」一般有20多节,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舞灯时,前后有锣钹奏乐,中间有战鼓助威,往往一个长龙灯就需要100多人才能成行。
舞灯多是晚上进行,先由「头人」打柬联络,由对方村庄留客接待,这种接待叫做舞「亲家灯」。当天晚上舞完龙灯,就住宿在「亲家」村庄,对方就将「灯客」当亲人,好酒好茶款待。龙灯进村,对方要放鞭炮欢迎,龙灯离村,对方还要放鞭炮欢送。
过了腊八便是年,雪峰山阳雀坡古村落的「腊八节」最是隆重,杀年猪、磨豆腐、打糍粑、品腊八粥、木偶戏、花灯戏、哭嫁、抬花轿、抛绣球等民俗文化表演在古村落的院子里轮番上演,腊味、乡味、俗味在这里彙聚成湖南的「大年味」。
舌尖上的湖南年
爱吃的湖南人捣腾出了中国八大菜系其一的湘菜,而腊味则是湖南过年期间舌尖上的年味。腊味,就是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再放于通风处,或晒、或烤、或熏,风乾后而成的一种味道。
每当进入腊月,湖南人便开始準备腊味,特别是在乡下,人们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的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几天后挂出来,慢慢的就变成了腊肉。在村庄农院,家家户户的灶台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腊味,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湖南,似乎没有甚么是不可以做成腊味的,腊肉、腊肠、腊鸡、腊鸭、腊鹅、腊鱼、腊乳鸽、腊香乾、猪血丸子等等。湖南腊肉,经切条、配料、腌渍、洗盐、晾乾和薰製六道工序后,皮色红黄、脂肪似腊、肌肉棕红,鹹淡适口、熏香浓郁、食之不腻,配以腊八豆蒸之或以新鲜大蒜叶炒之,人间美味,大概如此。

在芙蓉镇度过最美的土家年。

在湖南,腊味是独特的年味 (图:余光龙摄)

张家界城区各类表演纷纷上演,精彩纷呈。

土家族毛古斯舞(图:卢瑞生摄)

在湖南,似乎没有甚么是不可以做成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