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 非凡女性璀璨时代新传奇

「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展览探索女性与珠宝之间的密切关係和精彩故事,同时呈现中国艺术以及世界各地艺术对卡地亚在风格、纹饰、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启发。(相关机构图片)

展场中有林青霞、刘嘉玲,以及企业家何超琼珍藏的珠宝。(相关机构图片)

英国已故温莎公爵夫人(1896至1986年)珍藏的蓝宝石美洲豹夹式胸针。(相关机构图片)
全球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为主题的「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至2023年8月14日,展出约300件自19世纪流传至今的卡地亚珠宝、钟錶、珍宝、配饰及文献等珍品。大家到香港旅游时,不妨顺道参观这个探索中国美学对世界女性生活方式,和时尚的深远影响的大型展览。
整个展览按主题共分四个部分,透过讲述古往今来多位传奇女性与卡地亚之间的动人故事,追溯女性与珠宝之间的密切关係。第一部分展示皇室及贵族女性在19世纪卡地亚发展初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部分介绍品牌珠宝设计在女性解放潮流的背景下创作的新风格珠宝;第三部分探索中国和世界艺术如何激发品牌的创作灵感,以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求;最后一部分则聚焦品牌珠宝与现代女性之间的密切关係,展出的珍品来自多位举足轻重女性的珍藏,包括已故摩纳哥王妃嘉丽丝姬莉、已故着名演员伊莉莎白泰莱,还有林青霞与刘嘉玲,以及企业家何超琼等。
王室贵族优雅之选
从19世纪开始,王室和贵族女性赞助人在卡地亚的发展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女玛缇德波拿巴公主在1856年获得她首件卡地亚珠宝,成为卡地亚第一位有王室身份的客户。英国亚历山德拉王后则从1901年起成为卡地亚的客户;在 1904年,王后又从卡地亚订製珠宝;同年,英国圣詹姆斯宫廷授予卡地亚首封皇家委任状。
打破传统女性新姿
20世纪初,「新女性」的概念在欧美兴起,强调女性的独立、行动自由以及对既定社会规範的挑战。直至20年代,「飞来波女郎」(Flapper)作为一种主导的文化力量崛起,成为新女性的代表。曾经是贵族象徵的珠宝,此时成为个人风格的有力体现。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和社会角色可以自主作出决定。乘着这股浪潮,卡地亚透过创新设计,为女性提供了赋权和表达自我的新可能性。
跨文化灵感新风尚
历史上,欧美上流社会的女性经常被喻为金丝笼中美丽的鸟。19世纪与20世纪时期,女性争取权益意识冒起,令众多女性勇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卡地亚一直对世界不同文化有强烈的兴趣,而卡地亚首位女性创意总监贞杜桑看到这股新潮流,品牌旗下的设计师们持续受到中国、埃及、印度、日本与俄罗斯等地文化艺术的启发,在珠宝设计上运用崭新的风格、物料与色彩。1950年代迄今,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权益的增加及性别界限的模糊,众多女性以佩戴珠宝来展现自己的影响力、自主精神和个性,卡地亚对此潮流的发展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