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博物馆展出近百珍品 乐藏与共表彰首批受赠藏品展
明代双龙戏珠纹樑冠是博物馆首件入藏藏品。(相关机构图片)

法国火车头式钟。(相关机构图片)

班禅源流之香格里拉王织锦。(相关机构图片)
明万曆至崇祯(1573–1644年)黄花梨圈椅成对。(相关机构图片)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由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举行「乐藏与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批受赠藏品展」,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是博物馆首个本馆馆藏的专题展览,展示12家捐赠者的重要贡献。透过近百件珍品,观众不但可以了解捐赠人及其收藏和艺术创作的故事,更可了解这批捐赠文物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是次「乐藏与共」展览按藏品类型分为五个单元,展出金属、书画、家具、宗教艺术及陶瓷类文物,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 21 世纪,展现中国5,000年工艺和美学的演变和发展。
当中,金属类文物涵盖了历代金器、青铜器和珐瑯器,展示了中国金属工艺发展的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成果。书画类文物以革命画家胡藻斌(1897‒1942年)的遗作为主,其绘虎写实精巧,隐喻国家自强复兴。家具藏品有风格简练、线条优雅的明式家具,榫卯结构机巧精密,亦有明代黑漆嵌螺钿家具,光彩夺目,充分体现出明人风雅的意趣与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宗教类文物为织绣唐卡,色彩缤纷,以画讲述佛道传承的事蹟。陶瓷类文物中,既有反映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製造技术,也有清丽绝美的明清瓷器,展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科技的辉煌成就。

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专家与香港文保人员携手修复的花卉盆景图平头案明。
是次展览精品众多,包括博物馆首件入藏藏品——双龙戏珠纹樑冠(明代,1368–1644年)。此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文保专家驻馆计划」支持下,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专家与香港文保人员携手修复两件藏品——花卉盆景图平头案(16世纪)和火车头式钟(约1900年)。此两件文物在入藏本馆后首度亮相。
博物馆透过科技元素,让观众可以欣赏文物上丰富精美的细节。是次展览精选了12件藏品,进行三维扫描,并製成教育短片。

「乐藏与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批受赠藏品展」展期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相关机构图片)

(左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研究策展及节目)王伊悠及研究员周维强。(相关机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