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飘带」展现海上丝路遗珍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首展开放
坐落于澳门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已于11月2日正式开馆运营,首展由即日起至至2025年9月同步向公众开放。博物馆首展以「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丝路遗珍」为名,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海洋考古为线索,将带领世界各地的观众一起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埃涅阿斯和安喀塞斯为一套大型挂毯的其中一件 ,取材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的场景。(相关机构图片)
圆明园四兽首于「蓝色飘带」首展的「交织」展区内展出。 (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
是次「蓝色飘带」首展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保利集团担任指导单位,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联合策展,展出文物及艺术品184组228件,包括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出水文物、丝织品、香料与各类奇珍异宝。展览採取文物与当代艺术并重的原则,以国际化的策展理念结合科技的呈现方式,实现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有机结合。
四展区以时间线联结
博物馆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共分为季风、文脉、交织、联结四个主题空间,分别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和展望。其中,第一空间「季风」展区,以宏观视角,讲述人类从敬畏海洋、了解海洋到利用海洋并开启航海探索世界的过程。通过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时间线进行串联,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海上文化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构建出一幅幅海上丝绸之路的鲜活景象;第二空间「文脉」展区,以水下考古为线索,以文物为展示重点,
呈现海上丝路的古与今
唐三彩文官俑为盛唐之作,高逾一米更是罕见珍贵。(香港保利艺术中心馆藏)
从考古视角勾勒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通过沉船、出水文物、古港遗迹,将海丝历史直观呈现出来,用文物诉说中国海上贸易的昔日景象,见证水下封存的古老历史;第三空间「交织」展区,从商品贸易、开拓使者、文化遗产、移民浪潮等方面,展现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全方位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对全球文明多元彙聚的深远影响;第四空间「联结」展区,聚焦现在,展望未来,通过摄影作品、艺术家创作、装置艺术品等多种方式,探寻新时代下人类对海洋的保护与探索。随着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条蓝色的飘带上重新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