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记忆办「北区图片徵集」 探索沧海桑田与北区情怀

澳门的北区,泛指澳门半岛北部的区域,这里曾经是连绵不断的菜田与木屋,如今已变成高厦林立的繁荣街区,从人烟稀少的荒地发展至现时的热闹社区,这片土地盛载着不少移民和年轻一代的刻苦奋斗记忆。同时,北区也是早期连接祖国的唯一陆地「窗口」,成为与祖国紧密连繫的一个纽带。为此,澳门基金会的「澳门记忆」文史网,举办「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徵集」活动,让大众一起探索北区的魅力与情怀,徵集期由即日至2025年9月15日。「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徵集」,徵集期由即日至2025年9月15日。

一直以来,「北区」作为一个民间的通俗地理概念,涵盖包括青洲、台山、筷子基、黑沙湾、关闸等区域,大致与「花地玛堂区」相当。历史上,澳门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澳门半岛的中部和南部为核心,直至上世纪的70年代前,北区仍保留着大片菜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北区逐渐发展成工业与住宅混合区,并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内地移民潮中,人口大幅增长。此外,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填海造地工程,使北区的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如今,北区很大部分的土地为填海所得,形成了新兴社区,人口也随之增长。现今花地玛堂区的人口已佔全澳人口达38%,而土地面积佔全澳近10%。未来,随着人口迁入和毗邻新城A区的建设,北区将迎来新一轮的变化与发展。

冀共同细味探索北区

为此,虽然与澳门其他区域相比,「北区」相对年轻,但过往50 年,「北区」却可谓是澳门经济起飞和城市蜕变的缩影,展现其独特的区域特色、社区活力与人文情怀,本次徵集活动旨在让大众共同细味和探索这个似乎较少受到历史关注,但却是澳门人口最多的区域。

徵集活动範围方面,基本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用作统计分区的青洲区、台山区、黑沙环及祐汉区、黑沙环新填海区、望厦及水塘区、筷子基区基本重叠(具体範围见活动网站)。有关照片的拍摄年份不限,唯具历史价值的图片尤佳。图片内容除了可展示北区的宏观景緻,亦可包括该区域的建筑物、商舖的营业状况、居民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的情景、交通状况的画面,以及各类文件、档案和器物等。

为推动巿民提供优秀作品参与徵集,将根据图片的历史意义、内容特色、珍稀程度和作品说明进行评选。当中,首10名分数最高的作品将评为「记忆三星级」,获图片费每张1,500澳门元;第11-50名的作品为「记忆二星级」,获图片费每张1,000澳门元;第51-200名的作品为「记忆一星级」,获图片费每张300澳门元。同时,本次徵集活动所有获接纳及得奖的图片,将可纳入参与「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及「澳门记忆」星级荣誉计划,年末达指定积分即可登记换领礼品,或获得嘉许状以资鼓励。

有兴趣的市民可参阅「澳门记忆」文史网 (www.MacauMemory.mo)上的活动章程,或查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7978500或电邮至 macaumemory@fm.or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