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家精神比金牌更珍贵
年轻的澳洲游泳金牌选手贺顿在战胜中国名将孙杨后,轻蔑地将对方称作「嗑药的骗子」(drug cheat)。如此言论引发巨大争议,一些网友用「真性情」、「年轻气盛」等藉口为其开脱,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贺顿此举显示其没有运动家精神(sportsmanship),赢了比赛,输了风度。
运动家精神一词源于英国,其核心意涵在于公平(Fair play)与风度(Gracious attitude),即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尊重比赛规则、裁判和对手,以及面对胜负时保有优雅超脱的态度:胜,不狂妄骄纵;负,不气急败坏。中国古语(《论语》)亦有云:「揖让而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所谓君子之争,是胜者向败者作揖敬礼,是败者向胜者自愿服输,落落大方,温文尔雅。
自从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国家间竞技赛事诞生以来,体育运动从此与国家命运乃至民族荣辱紧密相关,令体育赛事不再单纯是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技术较量,其中掺杂了过多比赛之外的民族情感甚至政治信仰。在中外各国很多国民眼中,只有当金牌得主站在领奖台上,国歌响起、国旗飘扬的那一霎那,才是证明国家实力、提升民族自尊的光荣时刻。在高于一切的国家荣誉面前,金牌的分量必然超越虚无缥缈的运动家精神。如同英国作家Orwell所说,体育竞赛变成各国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因此为争胜败,可以服用禁药,可以故意「放水」,可以辱骂挑衅对手,可以在失败时埋怨裁判不公,甚至大哭大闹,拒绝退场。
运动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竞技运动员所能达成的最高个人修养,这种修养和争取胜利的竞赛本质并不相悖。在赛场上全力争胜,和秉持公平竞赛原则并非彼此矛盾,反而正是一种尊重对手的表现。运动家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胜利的方式,正如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式足球队在赛前複唸的祷词,「我们祈求胜利,但是我们更祈求保持光明和清白的比赛态度」。澳洲选手贺顿纵然再神勇,和所有奥运冠军一样,他所创造的纪录只不过是不久后将被超越的历史数据。金牌带来的荣誉快感仅限于一时,但奥运奖牌得主用缺乏风度、品格的言行,为年轻运动员和民众作出的最坏示範,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对于中国来说,不惜一切代价盲目追逐金牌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在普及全民体育成为国家体育发展战略核心的今天,在民间传播运动家精神,让所有民众、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在赛场内外学懂全力以赴,贯彻始终,公平竞赛,遵守规则,尊重对手,荣辱不惊,这些远比追逐金牌更有意义。
